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林业职工职业心理发展的心理机制探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24页
    1.1 理论背景第8-15页
        1.1.1 人格的界定第8-9页
        1.1.2 工作特征影响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的界定第9-13页
        1.1.3 职业倦怠的界定第13-14页
        1.1.4 离职倾向的界定第14页
        1.1.5 林场职工的界定第14-15页
    1.2 相关研究与分析第15-20页
        1.2.1 关于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第15-18页
        1.2.2 关于工作特征影响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的相关研究第18-20页
    1.3 问题提出第20-24页
        1.3.1 问题提出的依据第20-21页
        1.3.2 研究目的第21页
        1.3.3 研究模型第21-22页
        1.3.4 研究假设第22页
        1.3.5 研究意义第22-24页
2 研究方法第24-29页
    2.1 研究对象第24页
    2.2 研究工具第24-26页
    2.3 调研过程第26-28页
    2.4 统计分析第28页
    2.5 工作影响幸福体验的双路径模型验证第28-29页
3 研究一:人格特质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的相关研究第29-37页
    3.1 研究方法第29页
    3.2 研究工具第29页
    3.3 研究结果第29-37页
        3.3.1 林场职工人格特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9-35页
        3.3.2 人格特质与生活满意度、工作特征、工作-家庭关系、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第35-37页
4 研究二:人格特质与双路径模型之间的关系研究第37-42页
    4.1 研究方法第37页
    4.2 研究工具第37页
    4.3 研究结果第37-42页
        4.3.1 双路径模型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8页
        4.3.2 人格特质对损耗路径的调节作用第38-40页
        4.3.3 人格特质对增益路径的调节作用第40-42页
5 研究三:双路径模型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第42-44页
    5.1 研究方法第42页
    5.2 研究工具第42页
    5.3 研究结果第42-44页
        5.3.1 损耗路径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第42页
        5.3.2 增益路径与职业倦怠、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研究第42-44页
6 研究四:林业职工职业心理发展的心理机制模型探究第44-47页
    6.1 研究方法第44页
    6.2 研究工具第44页
    6.3 研究结果第44-47页
        6.3.1 损耗路径作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第44-45页
        6.3.2 增益路径作为有中介的调节变量第45-47页
7 讨论第47-57页
    7.1 理论贡献第47-55页
        7.1.1 验证了工作特征影响林场职工幸福体验的“双刃效应”第47-48页
        7.1.2 林场职工人格特质的人口学差异性检验第48-51页
        7.1.3 人格特质对双路径模型的调节作用第51-52页
        7.1.4 增益路径对职业倦怠、离职倾向的影响强于损耗路径第52-54页
        7.1.5 林场职工职业心理发展的心理机制模型第54-55页
    7.2 实践启示第55-56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56-57页
8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7页
附录第67-76页
个人简介第76-77页
导师简介第77-78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臂运动与对SNARC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情境判断测验的师范生隐性知识发展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