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2 地聚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2.1 地聚物简介 | 第14页 |
1.2.2 地聚物的常温及高温力学性能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地聚物的应用 | 第15-16页 |
1.3 地聚物混凝土工作性能及常温力学性能研究 | 第16-19页 |
1.3.1 工作性能 | 第16-17页 |
1.3.2 抗压强度 | 第17-18页 |
1.3.3 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 第18页 |
1.3.4 本构关系 | 第18-19页 |
1.4 混凝土高温性能研究 | 第19-25页 |
1.4.1 普通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 第19-23页 |
1.4.2 地聚物混凝土高温力学性能及本构关系 | 第23-25页 |
1.5 混凝土高温爆裂性能研究 | 第25-27页 |
1.5.1 水泥混凝土高温爆裂性能研究 | 第25-26页 |
1.5.2 地聚物混凝土高温爆裂研究 | 第26-27页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地聚物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常温力学性能试验 | 第29-51页 |
2.1 引言 | 第29页 |
2.2 试件设计及试验设备 | 第29-34页 |
2.2.1 原材料 | 第29-30页 |
2.2.2 配合比 | 第30-31页 |
2.2.3 试件的制作与养护 | 第31-33页 |
2.2.4 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及设备 | 第33-34页 |
2.3 地聚物混凝土配方优选 | 第34-41页 |
2.3.1 力学性能 | 第34-36页 |
2.3.2 地聚物混凝土工作性能 | 第36-41页 |
2.4 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41-46页 |
2.4.1 抗压强度 | 第41-45页 |
2.4.2 劈拉强度 | 第45-46页 |
2.5 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46-48页 |
2.5.1 劈拉强度与抗压强度 | 第46-47页 |
2.5.2 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 | 第47-48页 |
2.5.3 泊松比与抗压强度 | 第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第三章 地聚物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 | 第51-77页 |
3.1 引言 | 第51页 |
3.2 试件设计 | 第51-53页 |
3.2.1 试验原材料及配合比 | 第51页 |
3.2.2 加热制度 | 第51-52页 |
3.2.3 力学性能试验 | 第52-53页 |
3.3 高温后表观特征及质量损失 | 第53-56页 |
3.3.1 试件的表观特征 | 第53-54页 |
3.3.2 试件质量损失 | 第54-56页 |
3.4 地聚物混凝土高温后立方体抗压强度及劈拉强度 | 第56-61页 |
3.4.1 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56-58页 |
3.4.2 立方体劈拉强度 | 第58-60页 |
3.4.3 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的关系 | 第60-61页 |
3.5 圆柱体高温后轴心受压试验结果 | 第61-69页 |
3.5.1 轴心受压破坏形态 | 第61-62页 |
3.5.2 轴心抗压强度 | 第62-64页 |
3.5.3 弹性模量 | 第64-66页 |
3.5.4 泊松比 | 第66-67页 |
3.5.5 峰值应变 | 第67-68页 |
3.5.6 受拉和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第68-69页 |
3.6 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 | 第69-74页 |
3.6.1 全曲线几何特性 | 第69-70页 |
3.6.2 全曲线方程的提出 | 第70-72页 |
3.6.3 全曲线方程参数的研究与探讨 | 第72-74页 |
3.6.4 全曲线模型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7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四章 地聚物混凝土高温爆裂试验 | 第77-103页 |
4.1 引言 | 第77页 |
4.2 试件设计 | 第77-84页 |
4.2.1 原材料与配合比 | 第77-79页 |
4.2.2 试件的制作、养护与分组 | 第79-81页 |
4.2.3 试件中心温度 | 第81页 |
4.2.4 试件含水率与烘干时间的关系 | 第81-83页 |
4.2.5 爆裂试验的方法和流程 | 第83-84页 |
4.3 爆裂试验的结果及爆裂的影响因素 | 第84-88页 |
4.3.1 含水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4.3.2 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第85-86页 |
4.3.3 升温速度和温度梯度的影响 | 第86-87页 |
4.3.4 温度 | 第87-88页 |
4.4 吸水性试验 | 第88-95页 |
4.4.1 试验方法 | 第89页 |
4.4.2 湿迁移渗透系数 | 第89-95页 |
4.5 XRD 分析 | 第95-97页 |
4.6 爆裂机理 | 第97-100页 |
4.6.1 爆裂机理分析 | 第97-98页 |
4.6.2 爆裂机理的提出 | 第98-10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6页 |
参考文献 | 第106-11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6-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
附录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