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3.2 论文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理论综述 | 第14-19页 |
2.1.1 全球价值链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 第14-15页 |
2.1.2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 第15-17页 |
2.1.3 全球价值链中经济租的产生和分配 | 第17-18页 |
2.1.4 全球价值链升级影响因素及升级模式 | 第18-19页 |
2.2 业务转型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2页 |
2.2.1 业务转型的界定 | 第19-20页 |
2.2.2 业务转型模式分类 | 第20-21页 |
2.2.3 业务转型路径研究 | 第21-22页 |
第三章 电力设计企业在相关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分析 | 第22-31页 |
3.1 电力产业的价值链分析 | 第22-23页 |
3.2 电力设计企业的发展概况 | 第23-26页 |
3.2.1 电力设计企业的组成及业务范围 | 第23-25页 |
3.2.2 电力设计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3 电力设计企业的价值链位置及增值 | 第26-28页 |
3.4 电力设计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及企业转型 | 第28-31页 |
第四章 电力设计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31-44页 |
4.1 电力设计企业价值链升级影响因素 | 第31-34页 |
4.1.1 资本运作能力 | 第31-32页 |
4.1.2 项目管理能力 | 第32页 |
4.1.3 技术创新能力 | 第32-33页 |
4.1.4 风险控制能力 | 第33-34页 |
4.2 数据来源与模型原理 | 第34-35页 |
4.2.1 变量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4.2.2 VAR模型原理 | 第35页 |
4.3 计量分析及结果 | 第35-41页 |
4.3.1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35-36页 |
4.3.2 VAR模型的构建 | 第36-37页 |
4.3.3 模型稳定性检验 | 第37页 |
4.3.4 协整检验 | 第37-38页 |
4.3.5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 第38-41页 |
4.3.6 方差分解 | 第41页 |
4.4 计量分析研究结论 | 第41-44页 |
第五章 基于价值链升级的电力设计企业业务转型路径分析 | 第44-54页 |
5.1 基于价值链升级的电力设计企业业务转型总体思路 | 第44-45页 |
5.2 基于价值链升级的电力设计企业业务转型具体路径分析 | 第45-51页 |
5.2.1 集约化管理发展路径,提升企业管理能力 | 第45-46页 |
5.2.2 技术创新发展路径,提升产品附加值 | 第46-49页 |
5.2.3 纵向一体化发展路径,增强资本运作能力 | 第49-50页 |
5.2.4 横向多元化发展路径,分摊项目风险 | 第50-51页 |
5.3 电力设计企业业务转型路径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51-54页 |
5.3.1 调整与优化组织结构 | 第51-52页 |
5.3.2 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 | 第52页 |
5.3.3 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 | 第52页 |
5.3.4 优化资源配置 | 第52-53页 |
5.3.5 业务流程再造 | 第53-54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4页 |
6.2 研究局限及未来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 VAR模型构建基本数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