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引言 | 第10-11页 |
| 1.2 振动控制概述 | 第11-13页 |
| 1.3 阻尼器消能装置分类 | 第13-16页 |
| 1.4 带伸臂加强层高层建筑的研究与应用 | 第16-19页 |
| 1.5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2章 关于减震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2-34页 |
| 2.1 黏滞流体消能阻尼器简介 | 第22-27页 |
| 2.1.1 黏滞阻尼器的分类 | 第22-24页 |
| 2.1.2 黏滞阻尼器的理论模型 | 第24-27页 |
| 2.2 性能化抗震设计与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27-33页 |
| 2.2.1 性能化抗震设计 | 第27-30页 |
| 2.2.2 动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动力弹塑性分析 | 第34-46页 |
| 3.1 工程概况 | 第34-37页 |
| 3.1.1 阻尼器布置 | 第35-36页 |
| 3.1.2 模态分析 | 第36-37页 |
| 3.1.3 地震波选取 | 第37页 |
| 3.2 地震响应分析 | 第37-43页 |
| 3.2.1 多遇地震下地震响应 | 第37-40页 |
| 3.2.2 罕遇地震下地震响应 | 第40页 |
| 3.2.3 罕遇和多遇地震响应对比 | 第40-43页 |
| 3.3 弹塑性分析 | 第43-4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4章 阻尼器布置角度及合围面积对抗震性能的影响 | 第46-62页 |
| 4.1 阻尼器布置角度的影响 | 第46-53页 |
| 4.2 合围面积及刚性伸臂长度对减震结构性能的影响 | 第53-61页 |
| 4.2.1 模态分析 | 第54-55页 |
| 4.2.2 地震响应分析 | 第55-6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5章 外框架设置伸臂桁架减震层 | 第62-67页 |
| 5.1 外框架柱伸臂减震层布置形式及模型的建立 | 第62页 |
| 5.2 外框架柱伸臂减震层布置方案的减震性能分析 | 第62-66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展望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