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轮廓保持的轨迹压缩算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轨迹数据及轨迹压缩技术 | 第15-22页 |
2.1 轨迹数据 | 第15页 |
2.2 轨迹数据的采集 | 第15-16页 |
2.2.1 基于时间采样的轨迹数据采集 | 第15-16页 |
2.2.2 基于位置采样的轨迹数据采集 | 第16页 |
2.2.3 基于事件触发的轨迹数据采集 | 第16页 |
2.3 轨迹数据的存储 | 第16-17页 |
2.4 轨迹数据中包含的价值 | 第17-18页 |
2.5 轨迹压缩性能度量 | 第18-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局部最优化开放窗口时间比例算法 | 第22-32页 |
3.1 LO-OPW-TR算法描述 | 第22-24页 |
3.2 LO-OPW-TR算法伪代码 | 第24-26页 |
3.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第26-27页 |
3.4 算法评估 | 第27-31页 |
3.4.1 Geol ife数据集 | 第27-28页 |
3.4.2 实验对比 | 第28-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面向方向保持的轨迹压缩算法 | 第32-45页 |
4.1 HMOTC算法描述 | 第34-35页 |
4.2 HMOTC算法伪代码 | 第35-37页 |
4.3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 第37-38页 |
4.4 算法评估 | 第38-44页 |
4.4.1 相同SED阈值下的算法评估 | 第39-41页 |
4.4.2 相同压缩率下的算法评估 | 第41-4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