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制造工艺论文

拉延筋过筋效应的仿真及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3-22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2 拉延筋概述第14-18页
        1.2.1 拉延筋的工作机理第14-15页
        1.2.2 板料成形过程中拉延筋的作用第15-16页
        1.2.3 拉延筋的基本形式第16-17页
        1.2.4 拉延筋的设置注意事项第17-18页
    1.3 拉延筋的研究进展第18-20页
        1.3.1 拉延筋的理论研究进展第18-19页
        1.3.2 拉延筋的试验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课题来源与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页
        1.4.1 课题来源第20页
        1.4.2 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0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第20-22页
第2章 板料通过拉延筋仿真基础理论第22-32页
    2.1 非线性弹塑性材料的本构关系第22-24页
        2.1.1 材料本构模型第22页
        2.1.2 材料屈服准则第22-23页
        2.1.3 材料硬化准则第23-24页
        2.1.4 流动法则第24页
    2.2 数值模拟算法第24-26页
        2.2.1 静态隐式算法第25页
        2.2.2 动态显式算法第25-26页
    2.3 建模过程单元模型的选择第26-27页
    2.4 接触摩擦问题第27-28页
        2.4.1 接触问题的处理方法第27-28页
        2.4.2 接触中的摩擦处理第28页
    2.5 弯曲过程的基本理论第28-31页
        2.5.1 线性弹塑性弯曲第28-29页
        2.5.2 三维塑性弯曲时的应力应变状态第29页
        2.5.3 板料弯曲变形过程第29-31页
    2.6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3章 拉延筋过筋效应的仿真分析第32-46页
    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3.1.1 板料通过拉延筋几何模型的建立第32-34页
        3.1.2 板料成形有限元模拟第34-35页
        3.1.3 材料参数和仿真参数的设置第35-36页
    3.2 板料成形失效理论评价第36-39页
    3.3 结构参数对拉延筋约束阻力影响研究第39-45页
        3.3.1 板料末端所处拉延筋特征带点的选取第39页
        3.3.2 半圆形拉延筋结构参数对约束力的影响分析第39-42页
        3.3.3 矩形拉延筋结构参数对约束阻力的影响分析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试验装置的开发与试验研究第46-61页
    4.1 试验装置的开发第46-48页
    4.2 试验安排第48-49页
    4.3 实验结果第49-52页
    4.4 试验与仿真结果对比研究第52-54页
    4.5 近似模型第54-56页
    4.6 半圆形拉延筋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的构建第56-57页
    4.7 矩形拉延筋的响应面近似模型的构建第57-59页
    4.8 拉延筋约束阻力响应面模型验证第59-60页
    4.9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变厚截面板激光深熔焊熔透状态的监控研究
下一篇:纯电动汽车自动起步控制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