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的脆弱性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文献综述第12-18页
        1.2.1 国外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3 现有研究评价第17-18页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18-19页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页
        1.3.2 研究主要内容第18页
        1.3.3 创新点第18-19页
第2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9-26页
    2.1 商业银行脆弱性的概念第19-20页
        2.1.1 金融脆弱性第19页
        2.1.2 银行脆弱性第19-20页
        2.1.3 银行风险第20页
        2.1.4 银行危机第20页
        2.1.5 本文对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界定第20页
    2.2 商业银行脆弱性生成机理第20-23页
        2.2.1 内生因素第21-22页
        2.2.2 外生因素第22页
        2.2.3 互联网视角阐述第22-23页
    2.3 商业银行脆弱性研究方法第23-26页
        2.3.1 商业银行脆弱性测度的方法第23-24页
        2.3.2 商业银行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的方法第24-26页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分析第26-32页
    3.1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第26-28页
        3.1.1 指标选取的依据第26页
        3.1.2 测度指标的解释第26-28页
        3.1.3 数据的获得和预处理第28页
    3.2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测度第28-30页
        3.2.1 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第28页
        3.2.2 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析第28-29页
        3.2.3 计算主成分得分第29-30页
        3.2.4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指数合成第30页
    3.3 实证结果分析第30-32页
第4章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2-40页
    4.1 互联网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第32-35页
        4.1.1 宏观经济周期对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第32页
        4.1.2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第32-34页
        4.1.3 互联网金融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的影响第34-35页
    4.2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解释变量选取第35-36页
    4.3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6-40页
        4.3.1 单位根检验第36页
        4.3.2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36-37页
        4.3.3 协整检验第37-38页
        4.3.4 实证小结第38-40页
第5章 政策建议第40-43页
    5.1 转化经营理念第40页
    5.2 盈利模式升级第40-41页
    5.3 驱动金融创新第41页
    5.4 加强风险管理第41-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YQD银行网点线下线上营运绩效优化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证券公司经营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