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北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巴贡组烃源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第10-12页
    1.2、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12-17页
        1.2.1 烃源岩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羌塘盆地油气调查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羌塘盆地烃源岩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4 有机质富集机理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5 存在的问题第17页
    1.3、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7-18页
    1.4、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完成工作量第19-22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22-30页
    2.1 区域概况第22-24页
    2.2 研究区地层特征第24-30页
        2.2.1 波里拉组(T_3b)第26页
        2.2.2 巴贡组 (T_3bg)第26-27页
        2.2.3 鄂尔隆巴组(T_3e)第27-28页
        2.2.4 雀莫错组(J_(1-2)q)第28-30页
第3章 沉积特征及沉积相分析第30-48页
    3.1 研究剖面概述第30-37页
        3.1.1 鄂尔托陇巴剖面第30-34页
        3.1.2 东曲剖面第34-37页
    3.2 沉积相分析第37-46页
        3.2.1 岩石学特征第37-41页
        3.2.2 古生物学特征第41-43页
        3.2.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3页
        3.2.4 沉积相第43-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第48-81页
    4.1 实验方法与结果第48-52页
        4.1.1 总有机碳(TOC)第48页
        4.1.2 岩石热解第48-49页
        4.1.3 氯仿沥青“A”第49页
        4.1.4 干酪根分离与镜检第49-50页
        4.1.5 镜质体反射率Ro第50页
        4.1.6 生物标志化合物第50-51页
        4.1.7 全岩矿物及粘土矿物含量第51页
        4.1.8 主、微量元素第51-52页
        4.1.9 孢粉第52页
    4.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第52-63页
        4.2.1 有机质丰度第52-56页
        4.2.2 有机质类型第56-59页
        4.2.3 有机质成熟度第59-62页
        4.2.4 烃源岩评价第62-63页
    4.3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第63-73页
        4.3.1 生物标志化合物降解程度的研究第64页
        4.3.2 正构烷烃第64-66页
        4.3.3 类异戊二烯烃第66-67页
        4.3.4 甾烷分布特征第67-68页
        4.3.5 萜烷分布特征第68-73页
    4.4 无机地球化学特征第73-79页
        4.4.1 全岩矿物及粘土矿物含量第73-74页
        4.4.2 主量元素第74-76页
        4.4.3 微量元素第76-77页
        4.4.4 稀土元素第77-79页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5章 有机质富集机理的研究第81-95页
    5.1 氧化还原条件第81-84页
    5.2 古生产力第84-87页
    5.3 古气候与古环境第87-90页
    5.4 沉积速率第90-92页
    5.5 有机质富集机理探讨第92-93页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结论第95-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9页
个人简历第109页

论文共1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合肥盆地前中生界基底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地层层序
下一篇:岩石圈结构对陆内大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