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脑科学与脑图谱 | 第13-20页 |
1.2.1 脑科学 | 第13-14页 |
1.2.2 脑图谱 | 第14-20页 |
1.3 脑网络与脑图谱 | 第20-22页 |
1.3.1 面向脑网络的脑图谱 | 第20页 |
1.3.2 脑连接 | 第20-22页 |
1.4 医学影像技术 | 第22-23页 |
1.5 基于医学影像的脑连接 | 第23-28页 |
1.5.1 解剖连接 | 第23-27页 |
1.5.2 功能连接 | 第27-28页 |
1.6 基于连接模式的脑图谱 | 第28-31页 |
1.7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31-33页 |
1.7.1 人脑后内侧皮质的脑图谱构建 | 第31-32页 |
1.7.2 人脑顶内沟的脑图谱构建 | 第32页 |
1.7.3 阿尔兹海默症进程中后内侧皮质子区的功能连接变化 | 第32-33页 |
1.8 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33-34页 |
第二章 人脑后内侧皮质的脑图谱构建 | 第34-61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34-38页 |
2.1.1 后内侧皮质的解剖知识 | 第34-35页 |
2.1.2 后内侧皮质的功能 | 第35-36页 |
2.1.3 后内侧皮质的异质性 | 第36-38页 |
2.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第38-50页 |
2.2.1 实验被试 | 第38-39页 |
2.2.2 数据采集 | 第39-40页 |
2.2.3 T1加权结构像数据预处理 | 第40-41页 |
2.2.4 弥散张量成像数据预处理 | 第41-42页 |
2.2.5 静息态功能像数据预处理 | 第42-43页 |
2.2.6 后内侧皮质种子区的定义 | 第43-44页 |
2.2.7 纤维跟踪 | 第44-45页 |
2.2.8 连接模式 | 第45-46页 |
2.2.9 基于连接模式的分割 | 第46-47页 |
2.2.10 重复性验证 | 第47-48页 |
2.2.11 后内侧皮质子区的解剖连接指纹图 | 第48页 |
2.2.12 后内侧皮质子区的功能连接 | 第48-49页 |
2.2.13 与猴脑后内侧皮质分区的对照 | 第49-5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50-56页 |
2.3.1 基于连接模式的分区 | 第50页 |
2.3.2 重复性分析 | 第50-52页 |
2.3.3 后内侧皮质子区的解剖连接指纹图 | 第52-54页 |
2.3.4 后内侧皮质子区的功能连接 | 第54-56页 |
2.4 结果讨论 | 第56-6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三章 人脑顶内沟的脑图谱构建 | 第61-8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61-65页 |
3.1.1 顶内沟简介 | 第61-63页 |
3.1.2 顶内沟的功能 | 第63-64页 |
3.1.3 顶内沟的异质性 | 第64-65页 |
3.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第65-72页 |
3.2.1 实验被试 | 第65页 |
3.2.2 数据采集 | 第65-66页 |
3.2.3 磁共振图像预处理 | 第66-67页 |
3.2.4 人脑顶内沟种子区的定义 | 第67-69页 |
3.2.5 顶内沟体素的连接模式 | 第69-70页 |
3.2.6 顶内沟分割 | 第70页 |
3.2.7 顶内沟子区的解剖连接指纹图 | 第70-71页 |
3.2.8 顶内沟子区的功能连接 | 第71页 |
3.2.9 行为分析 | 第71-7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72-80页 |
3.3.1 基于连接模式的分区 | 第72-73页 |
3.3.2 顶内沟子区的解剖连接指纹图 | 第73-76页 |
3.3.3 顶内沟子区的功能连接 | 第76-78页 |
3.3.4 顶内沟子区的行为分析 | 第78-80页 |
3.4 结果讨论 | 第80-8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后内侧皮层子区在阿尔兹海默症进程中的功能连接变化 | 第83-98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83-85页 |
4.1.1 阿尔兹海默症 | 第83-84页 |
4.1.2 后内侧皮质与阿尔兹海默症 | 第84-85页 |
4.2 实验数据与方法 | 第85-90页 |
4.2.1 实验被试 | 第85-87页 |
4.2.2 图像采集 | 第87-88页 |
4.2.3 磁共振图像预处理 | 第88页 |
4.2.4 功能连接及统计分析 | 第88-90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90-93页 |
4.3.1 功能连接的变化 | 第90-92页 |
4.3.2 功能连接和行为评分的关系 | 第92-93页 |
4.4 结果讨论 | 第93-9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6-98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8-101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98-99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99-101页 |
致谢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119-120页 |
个人简历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