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功能因境及其治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12-20页 |
一、问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 | 第12-16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一章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现状及其预设功能 | 第20-57页 |
第一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意涵 | 第20-38页 |
一、听证之意涵 | 第20-22页 |
二、行政听证之意涵 | 第22-26页 |
三、行政听证的种类 | 第26-31页 |
四、行政听证制度的法理 | 第31-38页 |
第二节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现状 | 第38-52页 |
一、中国行政听证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38-40页 |
二、中国行政听证立法概况 | 第40-49页 |
三、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基本构造 | 第49-52页 |
第三节 中国行政听证的预设功能 | 第52-57页 |
一、制约行政权力,确保依法行政 | 第53-54页 |
二、尊重人权,保障公民权利 | 第54-55页 |
三、规控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能 | 第55-56页 |
四、深化民主原则,促进民主决策 | 第56-57页 |
第二章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功能困境 | 第57-77页 |
第一节 权力规约形式化 | 第57-63页 |
一、行政听证主持人身份不独立 | 第57-60页 |
二、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单方解释权 | 第60-61页 |
三、听证笔录的效力孱弱 | 第61-63页 |
第二节 权利保障片面化 | 第63-67页 |
一、保障对象的片面化 | 第64-65页 |
二、被保障权利属性片面化 | 第65-66页 |
三、权利保障环节片面化 | 第66-67页 |
第三节 程序规控虚置化 | 第67-70页 |
一、听证代表制度缺失 | 第68-69页 |
二、质证辩论程序缺失 | 第69-70页 |
第四节 民主决策空洞化 | 第70-77页 |
一、听证代表与听证事项缺乏相关性 | 第71-72页 |
二、听证议题结构化 | 第72-75页 |
三、先实施后听证 | 第75-77页 |
第三章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功能困境的立法诱因 | 第77-104页 |
第一节 统一行政程序法典阙如 | 第77-87页 |
一、重复立法 | 第78-80页 |
二、规则冲突 | 第80-83页 |
三、立法空白 | 第83-87页 |
第二节 操作性规则缺失 | 第87-94页 |
一、私益听证与公益听证的共性缺失 | 第87-90页 |
二、私益听证与公益听证的个性缺失 | 第90-94页 |
第三节 听证监督机制匮乏 | 第94-100页 |
一、内部监督机制欠缺 | 第94-98页 |
二、外部监督机制乏力 | 第98-100页 |
第四节 归责机制阙如 | 第100-104页 |
一、行政责任之归责 | 第100-101页 |
二、法律责任之归责 | 第101-102页 |
三、政治责任之归责 | 第102-104页 |
第四章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功能困境的背景因素 | 第104-140页 |
第一节 认知偏差与价值错位 | 第104-120页 |
一、无意的价值偏差 | 第104-108页 |
二、刻意的功能错置 | 第108-114页 |
三、价值期待与功能现实的矛盾 | 第114-120页 |
第二节 不均衡的利益博弈 | 第120-132页 |
一、价格听证中的角色与不对称信息 | 第121-124页 |
二、不均衡博弈中的角色关系 | 第124-129页 |
三、封闭的利益博弈 | 第129-132页 |
第三节 行政越权与文化惯性 | 第132-140页 |
一、“行政主导”体制下的行政越权 | 第132-135页 |
二、传统政治文化的思维惯性 | 第135-140页 |
第五章 中国行政听证制度功能困境的解决路径 | 第140-169页 |
第一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环境整饬 | 第140-149页 |
一、价值纠偏 | 第140-145页 |
二、制度分流 | 第145-146页 |
三、权力规制 | 第146-149页 |
第二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规则建构 | 第149-159页 |
一、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 | 第149-152页 |
二、私益听证的程序规则建构 | 第152-155页 |
三、公益听证的程序规则建构 | 第155-159页 |
第三节 行政听证制度的配套制度 | 第159-169页 |
一、职能分离与听证主持人制度 | 第159-162页 |
二、独立管制委员会制度 | 第162-165页 |
三、司法审查制度 | 第165-169页 |
结语:困境中的制度抉择 | 第169-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172-182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82-183页 |
后记 | 第1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