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及不足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淄博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状况 | 第16-21页 |
2.1 淄博市农村老龄化状况 | 第16-17页 |
2.2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3 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险的现实情况 | 第18-19页 |
2.4 新型养老保险相对原有养老保险的进步 | 第19-21页 |
2.4.1 新农保的筹资模式充分体现政府责任 | 第20页 |
2.4.2 新农保的支付方式具有激励机制 | 第20页 |
2.4.3 新农保与各项保障制度衔接更有效 | 第20页 |
2.4.4 新农保缴费标准相对灵活 | 第20-21页 |
第三章 淄博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构成 | 第21-27页 |
3.1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1-25页 |
3.1.1 地区生产总值 | 第21-22页 |
3.1.2 政府财政能力 | 第22页 |
3.1.3 工业化程度 | 第22-23页 |
3.1.4 城镇化进程 | 第23-24页 |
3.1.5 农民收入水平 | 第24-25页 |
3.2 社会发展因素 | 第25-27页 |
3.2.1 文化因素 | 第25页 |
3.2.2 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 | 第25-27页 |
第四章 淄博市农村养老保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7-32页 |
4.1 实证方法 | 第27-28页 |
4.2 模型建立 | 第28-29页 |
4.3 数据来源和变量统计 | 第29页 |
4.4 计量分析 | 第29-32页 |
第五章 淄博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32-36页 |
5.1 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存在一定困难 | 第32-33页 |
5.1.1 农民参保意识不高 | 第32-33页 |
5.1.2 农村薄弱的经济基础与地区性差异导致农民筹资能力弱 | 第33页 |
5.2 基金管理能力有待加强 | 第33-34页 |
5.2.1 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难度大 | 第33页 |
5.2.2 基金筹资风险集中,支付标准低 | 第33-34页 |
5.2.3 基金管理不够规范 | 第34页 |
5.3 政府责任和制度安排存在问题 | 第34-36页 |
5.3.1 政府责任和制度的缺失 | 第34-35页 |
5.3.2 新农保与相关政策衔接 | 第35-36页 |
第六章 完善淄博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对策建议 | 第36-40页 |
6.1 优化政府职能 | 第36-37页 |
6.1.1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居民参保意识 | 第36-37页 |
6.1.2 建立政府财政补贴长效机制 | 第37页 |
6.2 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的运行机制 | 第37-38页 |
6.2.1 实现新农保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 第37-38页 |
6.2.2 加强资金监管力度,提高运营收益 | 第38页 |
6.3 保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其他制度的衔接 | 第38-40页 |
6.3.1 改革与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 | 第38-39页 |
6.3.2 完善新农保制度的其他配套措施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