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3 论文总体结构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学案导学”概念界定 | 第12页 |
2.2“学案导学”的特点 | 第12-13页 |
2.2.1 把学生视作教学活动的核心 | 第12-13页 |
2.2.2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 第13页 |
2.2.3 倡导交流与合作 | 第13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2.3.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3-14页 |
2.3.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4页 |
2.3.3“发现学习”理论 | 第14页 |
2.4“学案导学”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5 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16-24页 |
3.1 研究问题 | 第16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3.3.1 导学案设计 | 第16-17页 |
3.3.2 课堂观察法 | 第17页 |
3.3.3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3.3.4 访谈法 | 第17页 |
3.3.5 学习效果检验 | 第17页 |
3.4 研究程序 | 第17-23页 |
3.4.1 导学案设计阶段 | 第17-18页 |
3.4.2 导学案实践应用阶段 | 第18-23页 |
3.5 数据收集与分析 | 第23-24页 |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4-30页 |
4.1“学案导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 第24-26页 |
4.2“学案导学”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 第26-27页 |
4.3 学生普遍认可“学案导学” | 第27-29页 |
4.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0-32页 |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 第30页 |
5.2 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 第30-31页 |
5.3 研究的局限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附录一 | 第34-38页 |
附录二 | 第38-43页 |
附录三 | 第43-44页 |
附录四 | 第44-46页 |
附录五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