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前言 | 第11-13页 |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 1.3 研究假设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 2.1 不同着地方式的生物力学特点 | 第13-15页 |
| 2.2 不同着地方式对下肢损伤的影响 | 第15-17页 |
| 2.3 转变着地方式 | 第17-19页 |
| 2.4 POSE跑技术 | 第19-2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21-29页 |
| 3.1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21-22页 |
| 3.2 受试者 | 第22页 |
| 3.3 数据采集 | 第22-25页 |
| 3.4 数据处理 | 第25-29页 |
| 3.4.1 数据计算 | 第25-29页 |
| 3.4.2 统计分析 | 第29页 |
| 4 研究结果 | 第29-48页 |
| 4.1 时空参数 | 第29-31页 |
| 4.2 关节角度 | 第31-40页 |
| 4.2.1 关节角度峰值 | 第31-35页 |
| 4.2.2 关节活动范围 | 第35-37页 |
| 4.2.3 着地时刻关节角度 | 第37-40页 |
| 4.3 动力学 | 第40-48页 |
| 4.3.1 关节力矩 | 第40-43页 |
| 4.3.2 关节净力峰值与加载率 | 第43-45页 |
| 4.3.3 地面反作用力与加载率 | 第45-48页 |
| 5 讨论 | 第48-56页 |
| 5.1 习惯前脚掌着地技术组(B组)与习惯足跟着地技术组(A0组)对比 | 第48-52页 |
| 5.2 即刻改变为前脚掌着地(A1组)与习惯前脚掌着地技术组(B组)和习惯足跟着地技术组(A0组)对比 | 第52-54页 |
| 5.3 POSE跑法训练一周后(A2组)与习惯前脚掌着地技术组(B组)、习惯足跟着地技术(A0组)和即刻改变着地方式(A1组)对比 | 第54-56页 |
| 5.4 局限性 | 第56页 |
| 6 结论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 | 第63-65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