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2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一)促进幼儿园教育与发展的需要 | 第9-10页 |
(二)优化幼儿成长环境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促进早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需要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一)关于社区教育理论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关于社区学前教育理论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关于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 | 第15-16页 |
(四)评述 | 第16-17页 |
三、研究计划 | 第17-18页 |
(一)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1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五、研究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概述 | 第20-28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0-22页 |
(一)社区 | 第20-21页 |
(二)合作共育 | 第21页 |
(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 | 第21-22页 |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特征 | 第22-24页 |
(一)公共性 | 第22页 |
(二)开放性 | 第22-23页 |
(三)双向性 | 第23页 |
(四)规范性 | 第23页 |
(五)可行性 | 第23-24页 |
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 | 第24-28页 |
(一)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形成发展 | 第24-25页 |
(二)有利于幼儿多元智能的开发 | 第25页 |
(三)有利于幼儿成长环境的优化 | 第25-26页 |
(四)有利于幼儿园的课程建设 | 第26页 |
(五)有利于早期教育共同体的建设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 第28-39页 |
一、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3页 |
(一)幼儿园保教工作不容易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 | 第28-30页 |
(二)社区优秀教育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 第30页 |
(三)幼儿园单向利用社区资源多,较少考虑社区需求 | 第30-31页 |
(四)幼儿园对社区的开放度不够 | 第31-32页 |
(五)社区委员会与幼儿园联系少,合作不深入 | 第32-33页 |
二、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中存在问题的归因 | 第33-39页 |
(一)家长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教育素质不高 | 第33-34页 |
(二)幼儿园管理者对与社区合作共育内涵的理解不到位 | 第34-35页 |
(三)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积极性不高 | 第35-37页 |
(四)幼儿园与社区的双向了解不全面 | 第37-38页 |
(五)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缺乏正规有效双向互动平台的支撑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共育的策略 | 第39-61页 |
一、积极转变观念,渗透大教育观 | 第39-41页 |
(一)提高合作意识 | 第39-40页 |
(二)确立为社区服务的思想 | 第40-41页 |
(三)树立早期教育共同体的思想 | 第41页 |
二、因地制宜,依托社区资源实践开放教学 | 第41-50页 |
(一)利用社区物质环境资源 | 第42-45页 |
(二)利用社区人力资源 | 第45-47页 |
(三)利用社区文化资源 | 第47-50页 |
三、开展亲职教育,提高家长教育素质 | 第50-55页 |
(一)召开家长见面会 | 第51页 |
(二)搭建网络平台 | 第51-53页 |
(三)设立家长开放日 | 第53页 |
(四)面向社区组织家长工作 | 第53-55页 |
四、出台合作方案,合理策划活动 | 第55-58页 |
(一)明确合作目的 | 第55页 |
(二)遵循合作原则 | 第55-56页 |
(三)制定详细的合作步骤 | 第56-58页 |
五、加强园区联络,保证有效的双向互动 | 第58-61页 |
(一)积极组建家长委员会 | 第58页 |
(二)主动参与社区幼教服务中心建设 | 第58-59页 |
(三)开发幼儿社会实践基地 | 第59页 |
(四)挖掘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力量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注释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