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养老需求的哈尔滨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设计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 第1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0-1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4.2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 第11-13页 |
2 相关基础研究 | 第13-29页 |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 | 第13-14页 |
2.1.1 棚户区 | 第13页 |
2.1.2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 | 第13页 |
2.1.3 养老需求与适老性 | 第13-14页 |
2.2 棚户区改造的类型与特征 | 第14-18页 |
2.2.1 形成原因 | 第14页 |
2.2.2 改造特征 | 第14-15页 |
2.2.3 类型划分 | 第15-18页 |
2.3 养老需求及适老性社区 | 第18-20页 |
2.3.1 行为心理需求 | 第18-19页 |
2.3.2 适老性社区 | 第19-20页 |
2.4 国内外适老性社区发展概述 | 第20-26页 |
2.4.1 适老性社区发展的背景、现状及趋势 | 第20-21页 |
2.4.2 国外适老性改造设计特点与实例分析 | 第21-23页 |
2.4.3 国内适老性改造设计特点与实例分析 | 第23-26页 |
2.5 相关政策及法规 | 第26-27页 |
2.5.1 国家相关政策及规范条文 | 第26-27页 |
2.5.2 哈尔滨市相关政策及规范条文 | 第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3 棚户区调研与适老性设计探究 | 第29-50页 |
3.1 哈尔滨市棚户区调研 | 第29-34页 |
3.1.1 棚户区居民现状调研 | 第30-31页 |
3.1.2 调研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2 棚户区适老性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7页 |
3.2.1 现有居住条件差 | 第35-36页 |
3.2.2 养老设施与服务匮乏 | 第36页 |
3.2.3 人文交往空间的缺乏 | 第36-37页 |
3.3 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与活动空间 | 第37-41页 |
3.3.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 第37页 |
3.3.2 老年人的需求层次 | 第37-38页 |
3.3.3 老年人生活的空间供给 | 第38-41页 |
3.4 棚户区适老性更新改造的内容 | 第41-47页 |
3.4.1 改善居住环境 | 第41-43页 |
3.4.2 完善养老设施与服务体系 | 第43-46页 |
3.4.3 建立人文关怀设计 | 第46-47页 |
3.5 棚户区适老性更新改造发展前景与模式 | 第47-49页 |
3.5.1 适老性改造发展前景 | 第47-48页 |
3.5.2 适老性改造模式 | 第48-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哈尔滨市哈西客站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设计实践 | 第50-77页 |
4.1 哈尔滨市哈西客站项目概况 | 第50-53页 |
4.1.1 项目背景 | 第50页 |
4.1.2 基础条件 | 第50-53页 |
4.2 适老性设计与原则 | 第53-57页 |
4.2.1 原棚户区改造分析 | 第53-55页 |
4.2.2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第55-57页 |
4.3 基于居住街区模式的适老性改造要点 | 第57-74页 |
4.3.1 养老需求的居住环境设计 | 第57-69页 |
4.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新与类型 | 第69-70页 |
4.3.3 交通设施的适老性设计 | 第70-71页 |
4.3.4 人文关怀的无障碍设施设计 | 第71-74页 |
4.4 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对策 | 第74页 |
4.4.1 适当的空间布局与环境改造 | 第74页 |
4.4.2 合理的服务半径与用地规模 | 第74页 |
4.4.3 人文关怀的未来发展 | 第74页 |
4.5 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设计评价与展望 | 第74-76页 |
4.5.1 居住环境的改善 | 第75页 |
4.5.2 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 | 第75页 |
4.5.3 人文关怀的深入实践 | 第75页 |
4.5.4 经济性评价 | 第75-7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 第80-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