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基于养老需求的哈尔滨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设计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1 绪论第8-13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的目的第8-9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9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第9-10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第9-10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第1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0-13页
        1.4.1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2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第11-13页
2 相关基础研究第13-29页
    2.1 相关概念与内涵第13-14页
        2.1.1 棚户区第13页
        2.1.2 城市更新与旧城改造第13页
        2.1.3 养老需求与适老性第13-14页
    2.2 棚户区改造的类型与特征第14-18页
        2.2.1 形成原因第14页
        2.2.2 改造特征第14-15页
        2.2.3 类型划分第15-18页
    2.3 养老需求及适老性社区第18-20页
        2.3.1 行为心理需求第18-19页
        2.3.2 适老性社区第19-20页
    2.4 国内外适老性社区发展概述第20-26页
        2.4.1 适老性社区发展的背景、现状及趋势第20-21页
        2.4.2 国外适老性改造设计特点与实例分析第21-23页
        2.4.3 国内适老性改造设计特点与实例分析第23-26页
    2.5 相关政策及法规第26-27页
        2.5.1 国家相关政策及规范条文第26-27页
        2.5.2 哈尔滨市相关政策及规范条文第27页
    2.6 本章小结第27-29页
3 棚户区调研与适老性设计探究第29-50页
    3.1 哈尔滨市棚户区调研第29-34页
        3.1.1 棚户区居民现状调研第30-31页
        3.1.2 调研结果分析第31-34页
    3.2 棚户区适老性更新改造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4-37页
        3.2.1 现有居住条件差第35-36页
        3.2.2 养老设施与服务匮乏第36页
        3.2.3 人文交往空间的缺乏第36-37页
    3.3 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与活动空间第37-41页
        3.3.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第37页
        3.3.2 老年人的需求层次第37-38页
        3.3.3 老年人生活的空间供给第38-41页
    3.4 棚户区适老性更新改造的内容第41-47页
        3.4.1 改善居住环境第41-43页
        3.4.2 完善养老设施与服务体系第43-46页
        3.4.3 建立人文关怀设计第46-47页
    3.5 棚户区适老性更新改造发展前景与模式第47-49页
        3.5.1 适老性改造发展前景第47-48页
        3.5.2 适老性改造模式第48-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4 哈尔滨市哈西客站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设计实践第50-77页
    4.1 哈尔滨市哈西客站项目概况第50-53页
        4.1.1 项目背景第50页
        4.1.2 基础条件第50-53页
    4.2 适老性设计与原则第53-57页
        4.2.1 原棚户区改造分析第53-55页
        4.2.2 设计的目标与原则第55-57页
    4.3 基于居住街区模式的适老性改造要点第57-74页
        4.3.1 养老需求的居住环境设计第57-69页
        4.3.2 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更新与类型第69-70页
        4.3.3 交通设施的适老性设计第70-71页
        4.3.4 人文关怀的无障碍设施设计第71-74页
    4.4 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对策第74页
        4.4.1 适当的空间布局与环境改造第74页
        4.4.2 合理的服务半径与用地规模第74页
        4.4.3 人文关怀的未来发展第74页
    4.5 棚户区改造的适老性设计评价与展望第74-76页
        4.5.1 居住环境的改善第75页
        4.5.2 公共服务设施的提升第75页
        4.5.3 人文关怀的深入实践第75页
        4.5.4 经济性评价第75-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结论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附录第80-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致谢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微纳磨床实验室高精度恒温空调环境设计研究
下一篇:北京中心城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