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原理 | 第8-9页 |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 第9-11页 |
1.3.1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发展 | 第9-10页 |
1.3.2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应用 | 第10-11页 |
1.4 论文选题 | 第11-14页 |
第二章 合成路线的选择 | 第14-18页 |
2.1 金属多吡啶化合物的合成 | 第14页 |
2.2 2-取代-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的合成 | 第14-16页 |
2.2.1 氨气法 | 第15页 |
2.2.2 乙酸铵法 | 第15-16页 |
2.3 1,10-菲咯啉-5,6-二酮的合成 | 第16-18页 |
2.3.1 5-甲氧基-1,10-菲咯啉氧化法 | 第16页 |
2.3.2 5-氨基-1,10-菲咯啉氧化法 | 第16-17页 |
2.3.3 1,10-菲咯啉直接氧化法 | 第17-18页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18-50页 |
3.1 实验仪器 | 第18-20页 |
3.2 实验试剂 | 第20-22页 |
3.3 实验过程 | 第22-50页 |
3.3.1 1,10-菲咯啉-5,6-二酮的合成 | 第22-23页 |
3.3.2 2-取代-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的合成 | 第23-33页 |
3.3.3 金属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 | 第33-50页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50-60页 |
4.1 实验数据汇总 | 第50-53页 |
4.2 反应机理 | 第53页 |
4.2.1 1,10-菲咯啉-5,6-二酮的合成机理 | 第53页 |
4.2.2 2-取代-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的合成机理 | 第53页 |
4.3 结构表征 | 第53-58页 |
4.3.1 1,10-菲咯啉-5,6-二酮结构表征 | 第53-54页 |
4.3.2 2-取代-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 1H NMR谱图解析 | 第54-57页 |
4.3.3 金属多吡啶配合物ESI-MS谱图解析 | 第57-58页 |
4.3.4 金属多吡啶配合物元素分析 | 第58页 |
4.4 2-取代-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合成工艺探讨 | 第58-59页 |
4.4.1 醛中取代基类型对缩合反应影响 | 第58-59页 |
4.5 金属多吡啶配合物合成工艺探讨 | 第59-60页 |
4.5.1 反应溶剂不同对配合反应的影响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总结 | 第60-61页 |
5.2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