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1.4.1 论文创新点 | 第19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 第20-25页 |
2.1 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1.1 金融服务行业竞争力 | 第20页 |
2.1.2 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 | 第20-21页 |
2.2 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 第21-23页 |
2.2.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2.2.2 IMD国际竞争力理论 | 第22-23页 |
2.3 竞争力衡量指标 | 第23-25页 |
2.3.1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 | 第23-24页 |
2.3.2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第24-25页 |
第3章 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现状与成因 | 第25-37页 |
3.1 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现状 | 第25-29页 |
3.1.1 中国跨境交付和境外消费模式金融服务出口现状 | 第25-27页 |
3.1.2 中国商业存在模式金融服务出口现状 | 第27-29页 |
3.2 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基于BOP统计 | 第29-34页 |
3.3 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较低的原因 | 第34-37页 |
3.3.1 金融服务贸易政策和产业发展政策不协调 | 第34-35页 |
3.3.2 服务贸易税收优惠政策尚未覆盖,税务负担重 | 第35页 |
3.3.3 金融服务技术含量较低,创新不足 | 第35-36页 |
3.3.4 相关产业支持力度较低 | 第36-37页 |
第4章 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 | 第37-43页 |
4.1 基础要素 | 第37-38页 |
4.2 核心要素 | 第38-41页 |
4.2.1 生产要素 | 第38-39页 |
4.2.2 企业战略 | 第39-40页 |
4.2.3 货币国际化水平 | 第40页 |
4.2.4 汇率波动 | 第40-41页 |
4.3 环境要素 | 第41-43页 |
4.3.1 货物贸易 | 第41-42页 |
4.3.2 教育水平 | 第42-43页 |
第5章 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3-51页 |
5.1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第43-45页 |
5.1.1 变量选择 | 第43-44页 |
5.1.2 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5.2 单位根检验 | 第45-46页 |
5.3 实证研究 | 第46-50页 |
5.3.1 协整检验 | 第46页 |
5.3.2 多元线性回归 | 第46-47页 |
5.3.3 相关性检验 | 第47页 |
5.3.4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 第47-49页 |
5.3.5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49-50页 |
5.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第6章 提升中国金融服务出口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 第51-56页 |
6.1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 第51-52页 |
6.2 增加研发支出,促进技术创新 | 第52页 |
6.3 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步伐 | 第52-53页 |
6.4 健全金融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 第53-54页 |
6.5 扩大金融服务机构的资本规模 | 第54-55页 |
6.6 构建高效的宏观审慎框架和监管协调机制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附录A 中国与部分国家金融服务贸易进出口情况 | 第62-63页 |
附录B 计量模型中各变量数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