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 一、研究缘由 | 第7页 |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 第8页 |
| (二) 研究的实践意义 | 第8页 |
| 三、理论依据 | 第8-10页 |
| (一) 社会支持理论 | 第8-9页 |
| (二) 抗逆力理论 | 第9页 |
| (三) 艺术治疗理论 | 第9-10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一) 文献法 | 第10页 |
| (二) 参与式观察法 | 第10页 |
| (三) 问卷法 | 第10-11页 |
| 五、研究工具 | 第11页 |
| (一) 照顾者前(后)测问卷 | 第11页 |
| (二) 团体活动评估报告 | 第11页 |
| (三) 小组活动记录表和督导记录表 | 第11页 |
| (四) 小组活动访谈记录 | 第11页 |
| 六、研究的创新点及社会经济效益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 (一) 艺术治疗 | 第13页 |
| (二) 晚期癌症患者家属 | 第13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一) 国内相关文献 | 第13-15页 |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三)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 第三章 艺术治疗小组服务人群分析 | 第17-21页 |
| 一、服务对象的背景 | 第17页 |
| 二、服务对象前测 | 第17页 |
| 三、前测调查结果 | 第17-20页 |
| 四、晚期癌症患者家属面临的压力 | 第20-21页 |
| (一) 经济压力 | 第20页 |
| (二) 心理压力 | 第20页 |
| (三) 生理压力 | 第20-21页 |
| 第四章 艺术治疗小组工作过程 | 第21-28页 |
| 一、艺术治疗小组工作的筹备 | 第21-22页 |
| (一) 需求评估和目标确定 | 第21页 |
| (二) 招募并筛选小组成员 | 第21-22页 |
| 二、小组方案的设计 | 第22页 |
| (一) 制定初步的小组计划 | 第22页 |
| (二) 艺术治疗小组计划的修订 | 第22页 |
| 三、艺术治疗小组具体运用过程 | 第22-28页 |
| (一) 活动介绍 | 第22页 |
| (二) 活动目的 | 第22-23页 |
| (三) 艺术治疗小组的具体运用 | 第23-28页 |
| 第五章 小组工作的评估与反思 | 第28-34页 |
| 一、艺术治疗小组在缓解患者家属压力效果评估 | 第28-30页 |
| (一) 艺术治疗小组工作能够帮助晚期癌症患者家属减压 | 第28页 |
| (二) 艺术治疗小组工作能够帮助患者家属之间建立同伴支持系统 | 第28-30页 |
| (三) 艺术治疗小组工作有助于提升患者家属的角色意识 | 第30页 |
| 二、艺术治疗小组在缓解患者家属压力中的反思与伦理困境 | 第30-32页 |
| (一) 对服务实施过程的反思 | 第30-31页 |
| (二) 服务过程呈现的伦理困境 | 第31-32页 |
| 三、结论与讨论 | 第32-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 王波个人简历 | 第35-36页 |
| 致谢 | 第36-37页 |
| 附录 | 第37-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