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31页 |
1.1 缺血性脑卒中及其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 第9-27页 |
1.1.1 缺血性脑卒中及其危害 | 第9-10页 |
1.1.2 缺血性脑卒中的致病机制 | 第10-15页 |
1.1.3 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 | 第15-21页 |
1.1.4 神经保护性药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 第21-27页 |
1.2 冰片 | 第27-31页 |
1.2.1 冰片的药理作用 | 第27-29页 |
1.2.2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 第29-30页 |
1.2.3 展望 | 第30-31页 |
2. 设计思想 | 第31-33页 |
3. 化合物合成 | 第33-51页 |
3.1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3-39页 |
3.1.1 2,6-二异丙基苯甲酸的合成 | 第33页 |
3.1.2 2,6-二异丙基苯乙醇的合成 | 第33-34页 |
3.1.3 2,6-二异丙基苯乙酸的合成 | 第34页 |
3.1.4 龙脑肟的合成 | 第34-35页 |
3.1.5 2-龙脑基羧酸的合成 | 第35页 |
3.1.6 2-龙脑基乙醇的合成 | 第35-36页 |
3.1.7 2-龙脑基乙酸的合成 | 第36页 |
3.1.8 2-羧甲基异龙脑的合成 | 第36-37页 |
3.1.9 2-薄荷基羧酸的合成 | 第37页 |
3.1.10 2-薄荷基乙醇的合成 | 第37-38页 |
3.1.11 2-薄荷基乙酸的合成 | 第38页 |
3.1.12 2-羧甲基薄荷醇的合成 | 第38-39页 |
3.2 化学实验 | 第39-49页 |
3.3 实验讨论 | 第49-51页 |
3.3.1 冰片羟基的活性 | 第49-50页 |
3.3.2 羧酸的制备 | 第50页 |
3.3.3 格氏试剂的制备 | 第50页 |
3.3.4 卤代物的显色 | 第50-51页 |
4. 生物活性研究 | 第51-55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4.1.1 目标化合物对于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 | 第51-53页 |
4.2 筛选结果 | 第53-54页 |
4.3 结果评价依据 | 第54页 |
4.4 小结 | 第54-55页 |
5. 构效关系探讨研究 | 第55-57页 |
6. 全文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图谱 | 第63-70页 |
文献综述 | 第7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