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2-15页 |
1.2.1 国内、外赛珍珠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马克思主义身体理论研究的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论文创新 | 第16-17页 |
2 生育的身体 | 第17-25页 |
2.1“大地”的隐喻与女性“作为生产的身体” | 第17-19页 |
2.1.1 中国大母神传统与“大地”的隐喻 | 第17-18页 |
2.1.2 多产的母亲身体 | 第18-19页 |
2.2 以生养为己任的身体 | 第19-21页 |
2.2.1 以生养为责的母亲 | 第19-20页 |
2.2.2 为争地位而生的身体 | 第20-21页 |
2.3“生育”的疼痛 | 第21-25页 |
2.3.1 生育的身体之痛:堕胎与为“生”而死 | 第21-22页 |
2.3.2 生育的“身份”之痛:溺婴与性别偏好 | 第22-25页 |
3 婚恋中跌宕的身体 | 第25-35页 |
3.1“将就”的身体 | 第25-27页 |
3.1.1 传统婚姻中的女性身体观念 | 第25-26页 |
3.1.2 传统常态婚姻中的女性身体“将就” | 第26-27页 |
3.2“闲置”的身体 | 第27-29页 |
3.2.1 被顶替的身体 | 第27-28页 |
3.2.2 被弃的身体 | 第28-29页 |
3.3“请辞”的身体 | 第29-32页 |
3.3.1 无爱的媒妁之言,“尽职”的妻子 | 第29-31页 |
3.3.2“请辞”妻子职务 | 第31-32页 |
3.4 浸入爱的身体 | 第32-35页 |
3.4.1 无爱不“夫妻” | 第32-33页 |
3.4.2 寻到真爱的身体 | 第33-35页 |
4 被审的“美”身 | 第35-43页 |
4.1 传统文化中的女性身体审美观念 | 第35-36页 |
4.1.1“丰乳肥臀”与原始母体崇拜 | 第35页 |
4.1.2 被遮蔽的身体与修饰之美 | 第35-36页 |
4.2“三寸金莲”与“大脚” | 第36-39页 |
4.2.1“三寸金莲”的审美能指 | 第36-37页 |
4.2.2 被嫌弃的“大脚” | 第37-39页 |
4.3 女性身体自然美的崇尚 | 第39-43页 |
4.3.1 西风吹进深深庭院 | 第39-40页 |
4.3.2 渐进式的身体解放 | 第40-41页 |
4.3.3 女性身体的自然之美 | 第41-43页 |
5 权力中女性身体的沉浮 | 第43-52页 |
5.1《帝王女人》创作女性权力身体的历史语境 | 第43-44页 |
5.2 无权的后宫 | 第44-46页 |
5.2.1 随风摇曳的身体 | 第44-45页 |
5.2.2 被迫害的身体 | 第45-46页 |
5.3 《帝王女人》的自主身体 | 第46-52页 |
5.3.1 为权而生的身体:叶赫那拉 | 第46-48页 |
5.3.2 暂受约束的身体 | 第48-49页 |
5.3.3 打破男权神话的身体 | 第49-52页 |
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赛珍珠女性身体书写的意义 | 第52-60页 |
6.1 赛珍珠女性身体书写的语境 | 第52-55页 |
6.1.1 生活在中国的美国家庭 | 第52-53页 |
6.1.2 基督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 第53-54页 |
6.1.3 对中国文化独特而辩证的观察 | 第54-55页 |
6.2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阈下赛珍珠女性身体书写的意义 | 第55-60页 |
6.2.1 马克思异化理论视阈下赛珍珠女性身体书写的意义 | 第55-57页 |
6.2.2 马克思主义“完整的人”理论视阈下赛珍珠女性身体书写的价值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