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9-11页 |
| 1.2 研究准备与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1.4 研究方法与流程 | 第13-15页 |
| 第2章 文献探讨 | 第15-21页 |
| 2.1 文化的概念 | 第15-17页 |
| 2.1.1 文化产品——文化在消费上的表现 | 第15-16页 |
| 2.1.2 文化的危机与矛盾 | 第16-17页 |
| 2.2 消费社会与消费符号 | 第17-18页 |
| 2.3 文化全球化的浪潮 | 第18-21页 |
| 第3章 红星宣纸的品牌形象塑造 | 第21-29页 |
| 3.1 企业的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 3.2 红星宣纸的产品形象 | 第22-24页 |
| 3.3 红星宣纸的社会形象 | 第24-25页 |
| 3.4 红星宣纸的员工形象 | 第25-29页 |
| 3.4.1 儒雅、专注、配合精妙的团队形象 | 第25-27页 |
| 3.4.2 敬业乐群的技艺大师形象 | 第27-29页 |
| 第4章 红星宣纸的媒介形象塑造 | 第29-44页 |
| 4.1 名人名家对红星宣纸的品鉴 | 第29-31页 |
| 4.2 大众媒体塑造的红星宣纸的媒介形象 | 第31-39页 |
| 4.2.1 宣纸与红星宣纸的意义联结 | 第31-33页 |
| 4.2.2 大众媒体塑造“红星宣纸”媒介形象的过程 | 第33-39页 |
| 4.3 消费者塑造的红星宣纸的媒介形象 | 第39-44页 |
| 4.3.1 红星宣纸年份与价值成正比 | 第41页 |
| 4.3.2 红星宣纸年份与品质成正比 | 第41-42页 |
| 4.3.3 “纸中黄金”和“纸中茅台” | 第42-44页 |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4-48页 |
| 5.1 红星宣纸的媒介形象的塑造脉络 | 第44-45页 |
| 5.2 文化产品塑造媒介形象的建议 | 第45-46页 |
| 5.3 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项目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