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 1.2 超宽带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 1.3 室内定位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室内定位基本方法 | 第13-24页 |
| 2.1 基本测距方法 | 第13-16页 |
| 2.1.1 基于信号强度的测距方法 | 第13页 |
| 2.1.2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的测距算法 | 第13-15页 |
| 2.1.3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的测距方法 | 第15-16页 |
| 2.2 基本定位算法 | 第16-18页 |
| 2.2.1 基于伪距的定位算法 | 第16-17页 |
| 2.2.2 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算法 | 第17-18页 |
| 2.2.3 基于到达角度的定位算法 | 第18页 |
| 2.3 主要误差来源 | 第18-21页 |
| 2.3.1 伪距误差来源 | 第19-20页 |
| 2.3.2 定位误差来源 | 第20-21页 |
| 2.4 硬件系统简介 | 第21-23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室内环境下非视距信道鉴别方法 | 第24-31页 |
| 3.1 经典非视距误差检测方法 | 第24-27页 |
| 3.1.1 Wylie鉴别方法 | 第24-25页 |
| 3.1.2 假设检验判决方法 | 第25-26页 |
| 3.1.3 残差分析判决法 | 第26-27页 |
| 3.2 基于EVK1000的非视距误差鉴别方法 | 第27-30页 |
| 3.2.1 非视距误差检测方法 | 第27-28页 |
| 3.2.2 基于FPP和RSS的非视距误差鉴别实验 | 第28-30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非视距误差数据处理方法 | 第31-44页 |
| 4.1 有直达波的非视距误差处理方法 | 第31-34页 |
| 4.1.1 信号穿障碍的误差传播特性 | 第31-32页 |
| 4.1.2 信号穿障碍的误差处理 | 第32-33页 |
| 4.1.3 基于几何关系的误差抑制方法 | 第33-34页 |
| 4.2 无直达信号的非视距误差抑制方法 | 第34-42页 |
| 4.2.1 测量误差特性分析 | 第35-36页 |
| 4.2.2 应用时间序列分析 | 第36-37页 |
| 4.2.3 基于高阶MA模型的自适应滤波方法 | 第37-40页 |
| 4.2.4 算例分析 | 第40-42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 第五章 室内定位算法研究 | 第44-57页 |
| 5.1 基于空间几何的定位算法 | 第44-47页 |
| 5.2 惯导辅助室内定位算法 | 第47-49页 |
| 5.2.1 粒子滤波原理 | 第47-48页 |
| 5.2.2 组合定位算法 | 第48-49页 |
| 5.3 基于EKF的节点跟踪算法 | 第49-51页 |
| 5.3.1 扩展卡尔曼滤波 | 第49-50页 |
| 5.3.2 考虑NLOS的EKF跟踪算法 | 第50-51页 |
| 5.4 算例分析 | 第51-53页 |
| 5.5 定位可视化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53-55页 |
| 5.5.1 地图构建 | 第53-54页 |
| 5.5.2 平台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 | 第54-55页 |
| 5.6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总结 | 第57页 |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57-58页 |
| 6.3 展望及下一步工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