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基于声光调制PPM编码的激光通信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引言第8页
    1.2 研究背景第8-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结构安排第13-14页
        1.4.1 本文研究目的第13页
        1.4.2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4页
2 激光的大气传输特性与信道模型第14-22页
    2.1 大气衰减效应分析第14-17页
        2.1.1 大气吸收效应第14-15页
        2.1.2 大气散射效应第15-16页
        2.1.3 吸收和散射的共同影响第16-17页
    2.2 大气湍流效应第17-18页
    2.3 大气信道模型第18-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PPM编码理论与激光器的调制技术第22-38页
    3.1 PPM的基本原理与数学模型第22-24页
        3.1.1 L-PPM第22-23页
        3.1.2 M-PPM第23页
        3.1.3 D-PPM第23-24页
    3.2 PPM编解码系统的构成与原理第24-31页
        3.2.1 编码器实现原理第24-27页
        3.2.2 解码器实现原理第27页
        3.2.3 时钟同步实现原理第27-31页
    3.3 激光的调制技术第31-36页
        3.3.1 激光器的内调制第31-33页
        3.3.2 激光的外调制第33-36页
    3.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4 系统关键算法设计及FPGA实现第38-56页
    4.1 系统时钟模块第39-42页
    4.2 基于USB2.0 接口的通信模块第42-49页
        4.2.1 EZ-USB FX2LP从设备FIFO接口设计第42-46页
        4.2.2 USB2.0 通信控制模块的FPGA代码架构第46-49页
    4.3 PPM编解码模块第49-54页
        4.3.1 PPM编码模块第49-51页
        4.3.2 PPM解码模块第51-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5 实验平台搭建与测试分析第56-74页
    5.1 关键器件选取与性能测试第56-63页
        5.1.1 FPGA开发板第56页
        5.1.2 声光调制器第56-60页
        5.1.3 光源与光接收器件第60-63页
    5.2 基于USB2.0 接口的文本信息收发实验第63-67页
        5.2.1 发射端与接收端的顶层模块第64-65页
        5.2.2 利用USB Control Center收发数据第65-67页
    5.3 基于MT9V022的图像采集与显示实验第67-72页
        5.3.1 MT9V022介绍与寄存器配置第67-69页
        5.3.2 系统架构与图像采集第69-72页
    5.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6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6.1 论文总结第74页
    6.2 工作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附录第82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重检测的并行组合扩频通信序列校验的研究
下一篇:多站无源时差定位算法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