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面工程论文--路面:按使用材料分论文--水泥混凝土路面论文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与加铺层结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9-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及评价方法第14-29页
    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检测方法第14-20页
        2.1.1 路面破损状况的检测第14-16页
        2.1.2 路面结构承载能力的检测第16-18页
        2.1.3 路面行驶质量及抗滑能力测定第18-20页
    2.2 旧水泥路面的评价标准第20-25页
        2.2.1 断板率(DBL)第20-22页
        2.2.2 路面状况指数(PCI)第22页
        2.2.3 脱空度和板中弯沉值第22-23页
        2.2.4 平整度标准差第23页
        2.2.5 接缝传荷系数第23-25页
    2.3 旧水泥路面结构参数调查及评价现状第25-28页
        2.3.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参数调查第25-26页
        2.3.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评价现状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法第29-47页
    3.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方法分类第29-32页
        3.1.1 清除重铺法第29页
        3.1.2 直接加铺法第29-30页
        3.1.3 冲击压实法第30-32页
    3.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工艺第32-42页
        3.2.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碎石化设备第33-35页
        3.2.2 碎石化机械的使用前提第35-36页
        3.2.3 旧水泥混凝土碎石化技术特点第36-38页
        3.2.4 碎石化结构的强度形成原理第38-41页
        3.2.5 碎石化后的当量回弹模量第41-42页
    3.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稳固工艺第42-45页
        3.3.1 断裂稳固法施工工艺第42-44页
        3.3.2 适用条件及尺寸要求第44页
        3.3.3 水泥路面破碎后承载能力第44页
        3.3.4 破碎稳固技术的防反机理第44-45页
    3.4 旧水泥路面改造工艺适用范围和选择第45-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旧水泥路面加铺方案选择及实例调查第47-68页
    4.1 加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第47-48页
        4.1.1 准备工作第47-48页
        4.1.2 排水状况调查处理第48页
    4.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方案的选择第48-53页
        4.2.1 结合式加铺层结构设计第49-51页
        4.2.2 分离式混凝土加铺层结构设计第51-52页
        4.2.3 沥青加铺层结构设计第52-53页
    4.3 沥青加铺层设计第53-61页
        4.3.1 主要的设计方法第53-54页
        4.3.2 有代表性的设计方法第54-59页
        4.3.3 沥青加铺层设计及推荐结构第59-61页
    4.4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与加铺工程实例第61-67页
        4.4.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工程调查第61-64页
        4.4.2 长张高速公路长益段加铺实例第64-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结构的力学分析第68-85页
    5.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荷载应力分析第68-77页
        5.1.1 有限元计算模型与参数第68-69页
        5.1.2 车辆的轴重变化对沥青加铺层的影响分析第69-72页
        5.1.3 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变化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第72-73页
        5.1.4 沥青加铺层模量变化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第73-74页
        5.1.5 地基模量变化对加铺层结构的影响分析第74-77页
    5.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分析第77-83页
        5.2.1 温度分析计算模型与参数第77-78页
        5.2.2 路面结构温度场计算第78-79页
        5.2.3 温度荷载作用下加铺层最危险点位置的确定第79-80页
        5.2.4 降温幅度对沥青加铺层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80-81页
        5.2.5 沥青加铺层厚度变化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81-82页
        5.2.6 沥青加铺层模量对温度应力的影响分析第82-83页
    5.3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5-87页
    6.1 主要结论第85-86页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波神经网络在大坝变形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盐渍土地区路基地基处理措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