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锰氧化物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9-13页
CONTENTS第13-1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40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8-19页
    1.2 苯甲醛的“绿色”制备方法第19-34页
        1.2.1 甲苯气相/液相催化氧化法第19-20页
        1.2.2 苯甲酸/苯甲酸甲酯还原法第20-22页
        1.2.3 苯乙烯催化氧化法第22页
        1.2.4 电化学氧化法第22-23页
        1.2.5 仿生催化氧化法第23页
        1.2.6 超临界流体法(SCF)第23-24页
        1.2.7 苯甲醇催化氧化法第24-34页
    1.3 超声波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第34-37页
        1.3.1 超声波的特征第34-35页
        1.3.2 超声波的作用机理第35-36页
        1.3.3 超声波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第36-3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7-4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40-50页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第40-41页
    2.2 实验装置示意图第41页
    2.3 催化剂的制备第41-42页
    2.4 催化剂的表征第42-43页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2页
        2.4.2 比表面积分析(BET)第42页
        2.4.3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2页
        2.4.4 透射电镜分析(TEM)第42页
        2.4.5 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第42页
        2.4.6 程序升温脱附(O_2-TPD)第42页
        2.4.7 能谱测试(EDX)第42-43页
        2.4.8 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3页
    2.5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第43页
    2.6 产物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3-49页
        2.6.1 分析条件第43页
        2.6.2 定性分析第43-44页
        2.6.3 定量分析第44-49页
    2.7 产物分析及计算第49-50页
第三章 OMS-2的制备及溶剂法其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第50-62页
    3.1 实验部分第51页
        3.1.1 催化剂的制备第51页
        3.1.2 催化剂活性的测试第51页
    3.2 制备条件对合成OMS-2的影响第51-55页
        3.2.1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51-53页
        3.2.2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53页
        3.2.3 凝胶时间的影响第53-55页
    3.3 不同锰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比较第55页
    3.4 反应条件对苯甲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第55-58页
        3.4.1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55-56页
        3.4.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6-57页
        3.4.3 TBHP用量的影响第57页
        3.4.4 催化剂用量的影响第57-58页
    3.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第58-59页
    3.6 反应机理探讨第59-61页
    3.7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四章 无溶剂法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第62-71页
    4.1 实验部分第62-63页
        4.1.1 催化剂的制备第62页
        4.1.2 催化剂活性的测试第62-63页
    4.2 XRD表征第63页
    4.3 H_2-TPR表征第63-64页
    4.4 O_2-TPD表征第64-65页
    4.5 不同锰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比较第65-66页
    4.6 反应条件对苯甲醇氧化反应的影响第66-70页
        4.6.1 不同氧化剂的影响第66-67页
        4.6.2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67-68页
        4.6.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68-69页
        4.6.4 TBHP用量的影响第69页
        4.6.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第69-70页
    4.7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无溶剂法Ag-Mn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第71-84页
    5.1 实验部分第71-72页
        5.1.1 催化剂的制备第71-72页
        5.1.2 催化剂活性的测试第72页
    5.2 Ag掺杂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2-76页
        5.2.1 XRD表征第72页
        5.2.2 H_2-TPR表征第72-73页
        5.2.3 O_2-TPD表征第73-74页
        5.2.4 EDX测试第74-75页
        5.2.5 Ag(x%)-Mn-500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测试第75-76页
        5.2.6 形貌和结构表征第76页
    5.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6-80页
        5.3.1 XRD表征第76-77页
        5.3.2 H_2-TPR表征第77-78页
        5.3.3 O_2-TPD表征第78-79页
        5.3.4 Ag(15%)-Mn-y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测试第79-80页
    5.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80页
    5.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第80-82页
    5.6 反应机理探讨第82-83页
    5.7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无溶剂法Cu-Mn复合氧化物催化氧化苯甲醇合成苯甲醛的研究第84-96页
    6.1 实验部分第84-85页
        6.1.1 催化剂的制备第84-85页
        6.1.2 催化剂活性的测试第85页
    6.2 Cu掺杂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5-89页
        6.2.1 XRD表征第85页
        6.2.2 H_2-TPR表征第85-86页
        6.2.3 O_2-TPD表征第86-88页
        6.2.4 EDX测试第88页
        6.2.5 Cu(x%)-Mn-500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测试第88-89页
        6.2.6 形貌和结构表征第89页
    6.3 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89-93页
        6.3.1 XRD表征第89-90页
        6.3.2 H_2-TPR表征第90-92页
        6.3.3 O_2-TPD表征第92页
        6.3.4 Cu(20%)-Mn-y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活性测试第92-93页
    6.4 反应时间的影响第93页
    6.5 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第93-95页
    6.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1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110-112页
致谢第112页

论文共1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沥青路面健康性能检测体系研究
下一篇:基于GPS和GLONASS的单站授时和时差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