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植物启动子分类及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1.1.1 组成型启动子 | 第10页 |
1.1.2 组织特异性启动子 | 第10-11页 |
1.1.3 诱导型启动子 | 第11-14页 |
1.2 CMO基因及其启动子 | 第14-15页 |
1.2.1 CMO基因 | 第14-15页 |
1.2.2 CMO启动子 | 第15页 |
1.3 影响农杆菌介导番茄遗传转化的因素及研究展望 | 第15-18页 |
1.3.1 影响因素 | 第16-17页 |
1.3.2 番茄遗传转化研究展望 | 第17-18页 |
1.4 Micro-Tom番茄 | 第18-19页 |
1.4.1 Micro-Tom品种由来 | 第18页 |
1.4.2 Micro-Tom的生物学特征 | 第18页 |
1.4.3 Micro-Tom遗传转化研究 | 第18-19页 |
1.5 转基因植株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第2章 Micro-Tom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检测 | 第21-39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1页 |
2.1.2 菌株 | 第21页 |
2.1.3 试剂 | 第21页 |
2.1.4 培养基 | 第21页 |
2.1.5 仪器设备 | 第21-2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2-30页 |
2.2.1 工程菌的检测及培养 | 第22-23页 |
2.2.2 Micro-Tom番茄的转化 | 第23-24页 |
2.2.3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第24-25页 |
2.2.4 转基因植株RT-PCR检测 | 第25-26页 |
2.2.5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中外源CMO基因拷贝数 | 第26-30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30-38页 |
2.3.1 工程菌的检测 | 第30页 |
2.3.2 Micro-Tom番茄的转化 | 第30-32页 |
2.3.3 转基因植株PCR检测 | 第32-33页 |
2.3.4 转基因植株RT-PCR检测 | 第33-34页 |
2.3.5 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转基因植株中外源CMO基因拷贝数 | 第34-38页 |
2.4 讨论 | 第38-39页 |
第3章 CMO基因在转基因Micom-Tom中的表达 | 第39-45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9页 |
3.1.2 试剂 | 第39页 |
3.1.3 仪器设备 | 第3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3.2.1 野生及转基因Micom-Tom的水培 | 第39-40页 |
3.2.2 野生及转基因Micom-Tom的盐胁迫处理 | 第40页 |
3.2.3 转基因Micom-Tom中CMO基因的表达 | 第40-42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3.3.1 Micom-Tom总RNA的提取 | 第42页 |
3.3.2 转基因Micom-Tom中CMO基因的表达 | 第42-43页 |
3.4 讨论 | 第43-45页 |
第4章 转基因Micro-Tom抗盐性及表型分析 | 第45-52页 |
4.1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4.1.2 培养基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6页 |
4.2.1 野生及转基因Micro-Tom的水培 | 第45页 |
4.2.2 野生及转基因Micro-Tom的盐胁迫处理 | 第45页 |
4.2.3 Micro-Tom的移栽 | 第45-46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46-50页 |
4.3.1 转基因Micro-Tom抗盐性分析 | 第46-47页 |
4.3.2 转基因Micro-Tom生长状况及产量 | 第47-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A:CMO基因及启动子序列 | 第61-62页 |
附录B:载体图谱 | 第62-63页 |
附录C:载体图谱 | 第63-64页 |
附录D:DNA Markers | 第64-65页 |
附录E:各种培养基配方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