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12-16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8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8页 |
第四节 概念说明 | 第18-21页 |
一、公平、正义与平等 | 第18-19页 |
二、形式正义、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罗尔斯《正义论》平等思想的产生 | 第21-26页 |
第一节 《正义论》平等思想的背景 | 第21页 |
一、家庭成长背景 | 第21页 |
二、社会历史背景 | 第21页 |
第二节 罗尔斯对传统平等思想的批判 | 第21-22页 |
一、功利主义平等思想批判 | 第22页 |
二、古典社会契约论平等思想批判 | 第22页 |
第三节 《正义论》平等思想的提出 | 第22-26页 |
第三章 罗尔斯《正义论》的平等思想 | 第26-43页 |
第一节《正义论》平等思想的预设前提 | 第26-27页 |
第二节《正义论》平等思想的基本内涵 | 第27-37页 |
一、自由与平等 | 第27-28页 |
二、机会与平等 | 第28-31页 |
三、差别与平等 | 第31-37页 |
第三节 《正义论》平等思想的实践应用 | 第37-43页 |
一、利益分配的平等制度设计 | 第37-38页 |
二、利益分配的平等操作程序 | 第38-41页 |
三、利益再分配的平等干预机制 | 第41-43页 |
第四章 罗尔斯《正义论》平等思想的当代价值及不足 | 第43-55页 |
第一节《正义论》平等思想的理论价值 | 第43-47页 |
一、《正义论》平等思想突破了功利主义思想的束缚 | 第43-46页 |
二、《正义论》平等思想实现了形式平等和实质平等的统一 | 第46页 |
三、《正义论》平等思想体现了人格尊严的平等 | 第46-47页 |
第二节《正义论》平等思想的实践价值 | 第47-51页 |
一、中国传统平等观念(思想)的历史发展及其现代效应 | 第47-48页 |
二、《正义论》程序正义的平等与当代中国平等制度建构 | 第48页 |
三、《正义论》的分配正义原则与当代中国社会财富分配 | 第48-49页 |
四、《正义论》的差别平等与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理念实现 | 第49-51页 |
第三节《正义论》平等思想的不足 | 第51-55页 |
一、《正义论》平等思想未处理好产权与分配的关系问题 | 第51-52页 |
二、《正义论》平等思想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耦合度问题 | 第52-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