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绪论 | 第10-15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2.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15-19页 |
2.1 国库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2 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2.2.1 公共选择理论 | 第16页 |
2.2.2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6-17页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2.4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3.我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9-34页 |
3.1 我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发展历程 | 第19-21页 |
3.2 我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现状 | 第21-25页 |
3.2.1 国库收支机构及账户设置 | 第21-22页 |
3.2.2 国库收支业务运行模式 | 第22-24页 |
3.2.3 国库收支相关制度体系 | 第24页 |
3.2.4 国库收支监管系统设置 | 第24-25页 |
3.3 我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分析 | 第25-34页 |
3.3.1 国库收支运行效率低 | 第25-27页 |
3.3.2 国库监管难以发挥 | 第27-34页 |
4.优化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 第34-40页 |
4.1 优化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国外经验 | 第34-36页 |
4.1.1 美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34-35页 |
4.1.2 英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35页 |
4.1.3 日本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主要内容 | 第35-36页 |
4.2 国外经验对优化我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启示 | 第36-40页 |
4.2.1 坚持中国人民银行经理国库,而非商业银行代理国库 | 第36-37页 |
4.2.2 完善现有制度体系,明确国库监督措施 | 第37-38页 |
4.2.3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 | 第38页 |
4.2.4 创造国库办理收支业务的电子化?自动化技术条件 | 第38-40页 |
5.优化我国国库收支运行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40-45页 |
5.1 理顺账户关系,严格规范国库账户管理 | 第40页 |
5.2 收入直达,支出直拨,建立高效的国库收支模式 | 第40-42页 |
5.2.1 实现非税收入直接缴库 | 第40-41页 |
5.2.2 推广国库直接支付,取代商业银行代理集中支付 | 第41-42页 |
5.3 统一核算方法,建立“国库一本账”的会计基础 | 第42-43页 |
5.3.1 健全国库会计科目体系 | 第42页 |
5.3.2 统一国库与财政的计量基础 | 第42页 |
5.3.3 将“二级财政”纳入国库管理 | 第42页 |
5.3.4 健全落实支出对账工作 | 第42-43页 |
5.4 实现国库收支运行电子化?智能化?便捷化 | 第43-44页 |
5.4.1 国库业务处理电子化 | 第43页 |
5.4.2 数据库智能化 | 第43-44页 |
5.4.3 国库收支服务便捷化 | 第44页 |
5.5 优化国库业务系统收支处理流程 | 第44-45页 |
6.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