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4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二、研究目的 | 第13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14-18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产业转型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28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第18-19页 |
一、产业结构 | 第18页 |
二、产业转型 | 第18-19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一、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19-20页 |
二、城市功能提升理论 | 第20-21页 |
三、城市空间重组理论 | 第21-22页 |
四、城市更新改造理论 | 第22-23页 |
五、城市创新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一、国外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二、国内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三、研究进展评述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沈阳铁西区历史演变与产业发展 | 第28-46页 |
第一节 沈阳铁西区现状 | 第28-30页 |
一、地理位置 | 第28页 |
二、自然概况 | 第28-29页 |
三、行政区划 | 第29页 |
四、人口情况 | 第29页 |
五、经济发展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沈阳铁西区历史演变 | 第30-35页 |
一、形成期 | 第30-31页 |
二、发展期 | 第31-32页 |
三、衰退期 | 第32-33页 |
四、振兴期 | 第33-35页 |
第三节 沈阳铁西区产业结构演化及特征 | 第35-46页 |
一、产业结构演化特征 | 第35-36页 |
二、第二产业结构特征 | 第36-42页 |
三、第三产业结构特征 | 第42-46页 |
第四章 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绩效测度与评价 | 第46-60页 |
第一节 产业转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6-48页 |
一、指标选取原则 | 第46页 |
二、指标体系构建 | 第46-48页 |
第二节 产业转型绩效评价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一、评价方法 | 第48页 |
二、数据来源 | 第48-49页 |
第三节 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绩效测度 | 第49-53页 |
一、熵值法理论基础 | 第49页 |
二、熵值法确定权重计算步骤 | 第49-51页 |
三、产业转型绩效测度结果及分析 | 第51-53页 |
第四节 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绩效评价 | 第53-60页 |
一、正态云模型 | 第53-54页 |
二、正态云模型的计算步骤 | 第54-55页 |
三、产业转型绩效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55-60页 |
第五章 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的经验与建议 | 第60-68页 |
第一节 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的经验 | 第60-65页 |
一、政府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导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 | 第60页 |
二、企业“东搬西建”推动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 | 第60-61页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引领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 | 第61-62页 |
四、对内对外开放促进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 | 第62-63页 |
五、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 | 第63-64页 |
六、生态环境优化提升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品质 | 第64-65页 |
第二节 沈阳铁西区产业转型的建议 | 第65-68页 |
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兴产业 | 第65页 |
二、鼓励创新创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 第65-66页 |
三、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金融支撑体系 | 第66页 |
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培养高端服务人才 | 第66-6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2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68-69页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第69-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