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中缅边境佤族农村社区艾滋病污名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9页
 一 选题缘由第9-11页
  (一) 歧视阻碍艾滋病有效防治第9-10页
  (二) 增添人类学有关污名化的知识第10-11页
 二 艾滋病污名化、歧视研究综述第11-19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3-19页
 三 研究思路第19-20页
 四 研究的理论框架和主要问题第20-22页
  (一) 理论框架分析第20-21页
  (二) 主要问题第21-22页
 五 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第22-25页
 六 田野点概况第25-29页
第二章 艾滋病污名化第29-65页
 一 标签与分类第29-32页
 二 社区中参与污名化的人群及行为表现第32-44页
  (一) 社区中参与污名化的人群第32-35页
  (二) 污名与歧视的行为表现第35-43页
  (三) 符号型污名与工具型污名共存第43-44页
 三 艾滋病污名产生的社会与文化语境第44-65页
  (一) 内生文化因素第44-55页
  (二) 外植文化因素第55-65页
 本章小结第65页
第三章 艾滋病感染者对污名的回应第65-79页
 一 对“标签”的心理回应第66-75页
  (一) 羞愧和自责第66-68页
  (二) 痛苦和恐惧第68-70页
  (三) 内化-“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第70-73页
  (四) 由希望到绝望的心理变化第73-75页
 二 对“标签”的行为表达第75-78页
  (一) 自我歧视与自闭的产生第75-76页
  (二) 自我效能降低-“无用论”第76-78页
 三 消极回应的后果-污名的再次固化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页
第四章 隐瞒和暴露――艾滋病感染者的应对策略第79-96页
 一 隐瞒的必要性第80-81页
  (一) 自身利益和家庭成员利益的保护第80-81页
  (二) 延续生命的抗争第81页
 二 隐瞒的策略第81-86页
 三 隐瞒的后果第86-90页
 四 选择暴露第90-96页
  (一) 主动暴露第90-92页
  (二) 暴露中的胆怯与羞涩第92-95页
  (三) 被动暴露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页
第五章 结语第96-100页
附录第10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交后的中国与南非关系
下一篇:当前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与公信力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