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论 | 第6-18页 |
(一) 民族歌舞的文化功能 | 第6-11页 |
(二) 民族歌舞的政治表达 | 第11-13页 |
(三) 民族歌舞的经济博弈 | 第13-18页 |
第一章 “吉鑫宴舞”的发展历程 | 第18-28页 |
(一) 从民族餐饮到“歌舞伴餐” | 第18-20页 |
(二) 从“歌舞伴餐”到“伴餐歌舞” | 第20-24页 |
(三) 从大型歌舞到衍生产品 | 第24-28页 |
第二章 “吉鑫宴舞”的艺术特征 | 第28-48页 |
(一) 歌舞创作来源的多样性 | 第28-33页 |
(二) 表演结构的创新性 | 第33-43页 |
(三) 演出设施的现代性 | 第43-48页 |
第三章 “吉鑫宴舞”的经营模式 | 第48-67页 |
(一) 准确的市场定位 | 第49-53页 |
(二) 严格的程序管理 | 第53-62页 |
(三) 灵活的营销方式 | 第62-67页 |
第四章 “吉鑫宴舞”的启示意义 | 第67-77页 |
(一) 民族歌舞发展的新舞台 | 第67-72页 |
(二) 文化资源转化的新路径 | 第72-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后记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