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 | 第10-15页 |
(一) 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内涵 | 第10-13页 |
1.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 | 第10-12页 |
2. 行政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12-13页 |
(二) 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特征 | 第13-14页 |
1. 专属请求权 | 第13页 |
2. 多元化的赔偿因素 | 第13页 |
3. 不确定的赔偿数额 | 第13-14页 |
(三) 行政赔偿精神损害赔偿与民事赔偿精神损害赔偿区别 | 第14-15页 |
二、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 第15-17页 |
三、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 | 第17-21页 |
(一) 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义务主体 | 第18-19页 |
(二) 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主体 | 第19-21页 |
四、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确定 | 第21-23页 |
五、国外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及借鉴 | 第23-27页 |
(一) 国外一些国家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立法 | 第23-25页 |
1. 美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24页 |
2. 德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24-25页 |
3. 日本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25页 |
4. 韩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 第25页 |
(二) 外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参考 | 第25-27页 |
六、我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及建议 | 第27-32页 |
(一) 我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立法及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二) 我国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立法的完善 | 第29-32页 |
1. 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损害归责原则建议 | 第29-30页 |
2. 对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主体的建议 | 第30-31页 |
3. 行政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确定的建议 | 第31-32页 |
结语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