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论文的创新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及政策 | 第19-25页 |
2.1 城市新区回建安置的概念 | 第19页 |
2.2 政策执行理论 | 第19-21页 |
2.2.1 行动理论 | 第20页 |
2.2.2 组织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多主体执行理论 | 第21页 |
2.3 城市新区回建安置政策回顾 | 第21-25页 |
2.3.1 广西的回建安置政策回顾 | 第21-22页 |
2.3.2 南宁市的回建安置政策回顾 | 第22-25页 |
第三章 南宁市五象蟠龙片区回建安置政策执行情况调查 | 第25-42页 |
3.1 南宁市五象蟠龙片区回建安置项目概况 | 第25-28页 |
3.1.1 南宁市拆迁安置回建小区1号项目概况 | 第26-27页 |
3.1.2 五象新区农民新区建设试点工程8号项目概况 | 第27-28页 |
3.1.3 五象新区农民新区建设试点工程2号项目概况 | 第28页 |
3.2 五象新区蟠龙片区回建安置的政策供给行为 | 第28-33页 |
3.2.1 南宁市的政策供给 | 第28-30页 |
3.2.2 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的政策供给 | 第30-31页 |
3.2.3 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政策供给 | 第31页 |
3.2.4 良庆区人民政府的政策供给 | 第31-32页 |
3.2.5 其他配套政策的供给 | 第32-33页 |
3.3 五象新区蟠龙片区回建安置政策执行 | 第33-40页 |
3.3.1 南宁市人民政府的政策执行 | 第33-34页 |
3.3.2 五象新区开发建设指挥部的政策执行 | 第34-35页 |
3.3.3 五象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的政策执行 | 第35-36页 |
3.3.4 良庆区人民政府的政策执行 | 第36-38页 |
3.3.5 项目建设业主的政策执行 | 第38-40页 |
3.4 回建安置政策的沟通和宣传 | 第40页 |
3.5 五象新区蟠龙片区回建安置政策执行效果 | 第40-42页 |
3.5.1 南宁市拆迁安置回建小区1号项目的政策执行效果 | 第40-41页 |
3.5.2 五象新区农民新区建设试点工程8号项目的政策执行效果 | 第41页 |
3.5.3 五象新区农民新区建设试点工程2号项目的政策执行效果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蟠龙片区回建安置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51页 |
4.1 多主体决策的问题 | 第42-44页 |
4.1.1 决策权威性问题 | 第42-43页 |
4.1.2 政策的一致性问题 | 第43-44页 |
4.2 多主体执行影响执行效率的问题 | 第44-47页 |
4.2.1 执行主体责任界限不清 | 第44-45页 |
4.2.2 执行能力差异产生短板效应 | 第45-46页 |
4.2.3 执行主体的协调与联动不畅 | 第46-47页 |
4.3 回建安置政策执行的经济效益问题 | 第47-49页 |
4.3.1 回建安置项目的投资负效益 | 第47-48页 |
4.3.2 长期占用资金产生财务费用 | 第48-49页 |
4.3.3 二次财政补贴的产生 | 第49页 |
4.4 影响政策执行效果和效率的其他因素 | 第49-51页 |
4.4.1 政策沟通和宣传的不足 | 第49-50页 |
4.4.2 政策执行效率评估和绩效考核制度不完善 | 第50页 |
4.4.3 回建安置政策面对的问题发生延伸 | 第50页 |
4.4.4 执行手段需要创新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改进南宁城市新区回建安置的政策执行 | 第51-57页 |
5.1 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 | 第51-52页 |
5.1.1 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 | 第51-52页 |
5.1.2 借鉴国外的公共管理理念 | 第52页 |
5.2 转变观念及提高政策可执行性 | 第52-53页 |
5.2.1 改变观念和增强服务意识 | 第52-53页 |
5.2.2 勇于改革创新 | 第53页 |
5.3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 第53-54页 |
5.3.1 建立联合决策系统 | 第53页 |
5.3.2 解决决策信息传递失真 | 第53-54页 |
5.4 执行主体责任的合理化配置 | 第54-55页 |
5.4.1 明确责任和流程再造 | 第54页 |
5.4.2 设立联合执行领导机构 | 第54页 |
5.4.3 消除多主体执行的短板现象 | 第54-55页 |
5.5 强化目标管理 | 第55页 |
5.5.1 加强政策执行过程管理 | 第55页 |
5.5.2 建立问责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 | 第55页 |
5.6 善于调动资源和运用技术手段 | 第55-57页 |
5.6.1 善于调动资源 | 第55-56页 |
5.6.2 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 | 第56-57页 |
结束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1 | 第60-63页 |
附录2 | 第63-64页 |
附录3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