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在平昌金宝大桥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与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平昌金宝大桥工程介绍 | 第12-13页 |
1.2 机制砂的含义、特点、现状 | 第13-14页 |
1.2.1 机制砂的含义 | 第13页 |
1.2.2 机制砂的特点 | 第13-14页 |
1.2.3 机制砂的应用现状 | 第14页 |
1.3 高性能混凝土的含义、特点、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4-17页 |
1.3.1 高性能混凝土的含义 | 第14页 |
1.3.2 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 第14-15页 |
1.3.3 发展及应用现状 | 第15-17页 |
1.4 本课题设想、研究设计 | 第17-19页 |
1.4.1 本研究课题的提出 | 第17页 |
1.4.2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3 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机制砂及其他原材料基本性能检测 | 第19-31页 |
2.1 平昌地区机制砂试验分析 | 第19-22页 |
2.1.1 机制砂筛分 | 第19-20页 |
2.1.2 机制砂石粉含量 | 第20页 |
2.1.3 机制砂亚甲蓝试验 | 第20-21页 |
2.1.4 机制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 | 第21-22页 |
2.1.5 机制砂压碎值 | 第22页 |
2.2 混凝土其他原材料基本性能检测 | 第22-31页 |
2.2.1 水泥性能检测 | 第22-24页 |
2.2.2 粗集料试验检测 | 第24-26页 |
2.2.3 矿物掺合料试验检测 | 第26-29页 |
2.2.4 外加剂试验检测 | 第29-31页 |
第3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 | 第31-36页 |
3.1 配合比设计原理 | 第31-32页 |
3.2 原配合比设计方案 | 第32-33页 |
3.3 配合比优化设计 | 第33-36页 |
第4章 预应力混凝土和易性试验 | 第36-44页 |
4.1 混凝土和易性概述 | 第36页 |
4.2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 第36-39页 |
4.2.1 水胶比的影响 | 第36-37页 |
4.2.2 水泥浆数量的影响 | 第37页 |
4.2.3 水泥品种的影响 | 第37页 |
4.2.4 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 | 第37-38页 |
4.2.5 骨料性质的影响 | 第38页 |
4.2.6 拌合物存放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 第38页 |
4.2.7 施工工艺的影响 | 第38-39页 |
4.3 和易性试验 | 第39-41页 |
4.3.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39页 |
4.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39-41页 |
4.4 泌水率试验 | 第41-42页 |
4.4.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41-42页 |
4.4.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页 |
4.5 凝结时间试验 | 第42-44页 |
4.5.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42-43页 |
4.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3-44页 |
第5章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检测分析 | 第44-50页 |
5.1 抗渗性 | 第44-45页 |
5.1.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44-45页 |
5.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5页 |
5.2 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45-47页 |
5.2.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45-46页 |
5.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47页 |
5.3 早期抗裂性能 | 第47-50页 |
5.3.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47-49页 |
5.3.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0页 |
第6章 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 第50-56页 |
6.1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 | 第50-53页 |
6.1.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50页 |
6.1.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3页 |
6.2 混凝土同条件试件抗压弹性模量 | 第53-56页 |
6.2.1 试验方法简述 | 第54页 |
6.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54-56页 |
第7章 高性能混凝土现场实体强度检测 | 第56-59页 |
7.1 超声回弹综合法基本原理 | 第56页 |
7.2 现场实体混凝土强度数据分析 | 第56-59页 |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 第59-61页 |
8.1 结论 | 第59-60页 |
8.2 展望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