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数字眼底成像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1.2 眼底检测技术 | 第15-17页 |
1.3 眼底相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眼底相机基本原理 | 第21-32页 |
2.1 人眼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2.1.1 人眼基本结构 | 第21-22页 |
2.1.2 周边眼底 | 第22-23页 |
2.2 人眼光学特性 | 第23-27页 |
2.2.1 人眼像差 | 第23-24页 |
2.2.2 人眼组织光谱特性 | 第24-26页 |
2.2.3 人眼安全保护标准 | 第26-27页 |
2.3 眼底相机结构与原理 | 第27-29页 |
2.4 成像质量评价 | 第29-31页 |
2.4.1 衍射极限 | 第29-30页 |
2.4.2 光学传递函数 | 第30-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眼底正常视场成像光路设计 | 第32-48页 |
3.1 总体结构设计及指标 | 第32-33页 |
3.2 成像光路设计 | 第33-42页 |
3.2.1 模型眼建立 | 第33-36页 |
3.2.2 结构参数确定 | 第36-39页 |
3.2.3 焦距调节 | 第39-42页 |
3.3 成像光路模拟及像质评价 | 第42-47页 |
3.3.1 成像光路模拟 | 第42-43页 |
3.3.2 像质评价 | 第43-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眼底广域成像与照明设计 | 第48-60页 |
4.1 眼底广域成像 | 第48-54页 |
4.1.1 广域成像方式 | 第48-50页 |
4.1.2 非球面技术 | 第50-51页 |
4.1.3 角膜接触透镜设计 | 第51-52页 |
4.1.4 成像光束分析 | 第52-54页 |
4.2 眼底广域照明 | 第54-57页 |
4.2.1 影响眼底广域成像的因素 | 第54-55页 |
4.2.2 照明设计 | 第55-56页 |
4.2.3 照明光束分析 | 第56-57页 |
4.3 眼底成像与照明评价 | 第57-59页 |
4.3.1 像质评价 | 第57-59页 |
4.3.2 照明质量评价 | 第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便携式视网膜成像系统的实现 | 第60-70页 |
5.1 成像系统实现 | 第60-62页 |
5.1.1 方案设计 | 第60-61页 |
5.1.2 器件选择 | 第61-62页 |
5.2 Android系统架构与WiFi传输技术 | 第62-64页 |
5.2.1 Android系统架构 | 第62-63页 |
5.2.2 WiFi传输技术 | 第63-64页 |
5.3 系统软件实现 | 第64-68页 |
5.3.1 软件功能与流程 | 第64-65页 |
5.3.2 数据交互 | 第65-66页 |
5.3.3 功能实现 | 第66-67页 |
5.3.4 软件功能模块及界面 | 第67-68页 |
5.4 眼底图像 | 第68-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本文总结 | 第70-71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