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外生性及协整问题研究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 1.2.1 电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第13-15页 |
| 1.2.2 电信改革影响研究 | 第15-17页 |
|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7-19页 |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 1.3.2 本文创新点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计量经济学理论 | 第19-32页 |
| 2.1 外生性(Exogeneity) | 第19-20页 |
| 2.2 干扰函数理论 | 第20-26页 |
| 2.2.1 干扰函数的定义 | 第20-22页 |
| 2.2.2 干扰模型建立步骤 | 第22-23页 |
| 2.2.3 干扰变量影响的理论推导 | 第23-25页 |
| 2.2.4 干扰剥离的蒙特卡罗模拟 | 第25-26页 |
| 2.3 协整理论 | 第26-29页 |
| 2.3.1 伪回归 | 第26-27页 |
| 2.3.2 协整概念 | 第27-28页 |
| 2.3.3 协整的检验 | 第28-29页 |
| 2.4 误差修正模型(ECM模型) | 第29-31页 |
| 2.4.1 误差修正模型的定义 | 第29-30页 |
| 2.4.2 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改革历程 | 第32-39页 |
| 3.1 1994-1998年电信改革 | 第32-33页 |
| 3.1.1 第一次改革背景 | 第32-33页 |
| 3.1.2 第一次改革具体过程 | 第33页 |
| 3.1.3 第一次改革结果 | 第33页 |
| 3.2 1999-2001年电信改革 | 第33-35页 |
| 3.2.1 第二次改革背景 | 第33-34页 |
| 3.2.2 第二次改革具体过程 | 第34页 |
| 3.2.3 第二次改革结果 | 第34-35页 |
| 3.3 2002-2004年电信改革 | 第35-36页 |
| 3.3.1 第三次改革背景 | 第35页 |
| 3.3.2 第三次改革具体过程 | 第35-36页 |
| 3.3.3 第三次改革结果 | 第36页 |
| 3.4 2008-2009 年电信改革 | 第36-39页 |
| 3.4.1 第四次改革背景 | 第36-37页 |
| 3.4.2 第四次改革具体过程 | 第37页 |
| 3.4.3 第四次改革结果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39-58页 |
| 4.1 变量选取和数据处理 | 第39-43页 |
| 4.1.1 变量选取 | 第39页 |
| 4.1.2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 4.1.3 单位根检验 | 第40-43页 |
| 4.1.3.1 TTS单位根检验 | 第41-42页 |
| 4.1.3.2 GDP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第42-43页 |
| 4.2 电信业务总量的干扰分析 | 第43-52页 |
| 4.2.1 虚拟变量设置 | 第44页 |
| 4.2.2 干扰模型建立 | 第44-52页 |
| 4.2.2.1 建立回归方程 | 第44-45页 |
| 4.2.2.2 回归方程的诊断性检验 | 第45-46页 |
| 4.2.2.3 政策变量影响剥离 | 第46-52页 |
| 4.3 协整检验 | 第52-57页 |
| 4.3.1 估计协整方程 | 第52-55页 |
| 4.3.2 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 第55页 |
| 4.3.3 误差修正模型 | 第55-57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8-61页 |
| 5.1 结论 | 第58页 |
| 5.2 建议 | 第58-60页 |
| 5.3 研究未尽之处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