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公路运输和公路工程中的应用论文

城市环境下基于连通感知的车载容迟网络路由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外发展状况概述第11-13页
        1.2.2 国内发展状况概述第13页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第13-14页
    1.4 本文组织结构与安排第14-16页
第二章 相关工作第16-33页
    2.1 车载容迟网络概述第16-20页
        2.1.1 车载容迟网络基本术语第16-17页
        2.1.2 车载容迟网络的通信体系第17页
        2.1.3 车载容迟网络特点与路由影响因子第17-19页
        2.1.4 车载容迟网络的应用场景第19页
        2.1.5 车载容迟网络研究面临的挑战第19-20页
    2.2 车载网络路由算法研究第20-23页
        2.2.1 基于节点连通的路由算法第21页
        2.2.2 基于地理区域的路由算法第21-23页
        2.2.3 基于链路质量的路由算法第23页
    2.3 小波神经网络理论基础第23-32页
        2.3.1 小波神经网络相关理论第24-29页
        2.3.2 几种基本小波介绍第29-31页
        2.3.3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数据预测流程第31-32页
    2.4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连通感知的车载容迟网络路由协议第33-52页
    3.1 网络模型与假设第33-34页
    3.2 基于车载通信的网络连通性研究第34-39页
        3.2.1 典型泊松过程的车间时距分布第35-36页
        3.2.2 网络连通性建模第36-39页
    3.3 基于网络连通性和转发能力的VDTN路由算法第39-47页
        3.3.1 基于网络连通性的路由方向选择第39-40页
        3.3.2 基于转发能力的路由节点选择第40-44页
        3.3.3 路由算法实现过程第44-47页
    3.4 基于自适应重传次数估计的数据重传算法第47-51页
        3.4.1 重传次数估计第47-49页
        3.4.2 自适应数据重传过程第49-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车载容迟网络路由协议的实验验证与性能评估第52-70页
    4.1 网络连通性仿真与分析第52-58页
        4.1.1 实验环境第52页
        4.1.2 仿真工具介绍第52-53页
        4.1.3 实验场景与过程描述第53-54页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8页
    4.2 网络流量预测证实第58-60页
        4.2.1 实验环境第58页
        4.2.2 数据集分析第58页
        4.2.3 实验处理与参数设置第58-59页
        4.2.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9-60页
    4.3 路由协议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第60-69页
        4.3.1 实验环境第60页
        4.3.2 仿真工具介绍第60-61页
        4.3.3 场景与参数设置第61-62页
        4.3.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69页
    4.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0-72页
    5.1 主要工作总结第70-71页
    5.2 工作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政治科学类文本翻译策略研究--以《兰德公司(1989-2009):美国战略重构研究》(第3部分)为例
下一篇:鱼群和鸟群迁徙运动中的流体力学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