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页 |
1.2 不同形态硫的提取、检测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单质硫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2.2 硫化物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3 硫酸盐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2.4 亚硫酸盐和硫代硫酸盐检测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选题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1-22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4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不同化合态硫的提取及测试方法研究 | 第24-33页 |
2.1 SO_4~(2-)的测试方法 | 第24-26页 |
2.1.1 方法概述 | 第24页 |
2.1.2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4页 |
2.1.3 参数设置和测试过程 | 第24-26页 |
2.2 S~(2-)(H_2S)的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2.2.1 方法概述 | 第26页 |
2.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6-27页 |
2.2.3 S~(2-)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2.3 S~0的测试方法 | 第28-30页 |
2.3.1 仪器与试剂 | 第28-29页 |
2.3.2 参数设置和测试过程 | 第29-30页 |
2.4 SO_3~(2-)和S_2O_3~(2-)的测试方法 | 第30-32页 |
2.4.1 方法介绍 | 第30页 |
2.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0页 |
2.4.3 实验条件 | 第30页 |
2.4.4 标准曲线制作 | 第30-32页 |
2.4.5 样品预处理 | 第32页 |
2.5 测试方法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硫单质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 第33-44页 |
3.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33页 |
3.1.1 实验设备 | 第33页 |
3.1.2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3.2 HPLC 测硫单质实验内容 | 第33-36页 |
3.2.1 液相色谱的操作条件 | 第33页 |
3.2.2 硫单质标准曲线 | 第33-34页 |
3.2.3 样品的萃取 | 第34-35页 |
3.2.4 萃取时间影响 | 第35-36页 |
3.2.5 溶液稳定性试验 | 第36页 |
3.3 HPLC测硫单质的误差分析 | 第36-40页 |
3.3.1 单质硫加标回收率 | 第36-37页 |
3.3.2 HPLC测硫单质的检出限和检测下限 | 第37-40页 |
3.4 HPLC测硫单质与国标法的对照实验 | 第40-42页 |
3.4.1 样品来源 | 第40页 |
3.4.2 方法原理 | 第40-41页 |
3.4.3 实验方法 | 第41-42页 |
3.5 干扰离子对检测的影响 | 第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硫代硫酸根和亚硫酸根的检测原理和方法 | 第44-52页 |
4.1 实验设备和材料 | 第44页 |
4.1.1 实验设备 | 第44页 |
4.1.2 实验材料 | 第44页 |
4.2 实验内容 | 第44-45页 |
4.2.1 液相色谱的操作条件 | 第44页 |
4.2.2 衍生化过程 | 第44-45页 |
4.2.3 标准曲线制作 | 第45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5-50页 |
4.3.1 硫代硫酸盐色谱图分析 | 第45-47页 |
4.3.2 亚硫酸盐色谱图分析 | 第47-48页 |
4.3.3 检测限和精确度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生物厌氧反应器中多种含硫组分的转化 | 第52-64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52-53页 |
5.1.1 实验菌种来源 | 第52页 |
5.1.2 实验培养基成分 | 第52页 |
5.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2-53页 |
5.1.4 主要试剂 | 第53页 |
5.2 实验内容 | 第53-54页 |
5.2.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53-5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3页 |
5.3.1 SO_4~(2-)含量和变化 | 第54-55页 |
5.3.2 S~(2-)含量和变化 | 第55-57页 |
5.3.3 SO_3~(2-)和S_2O_3~(2-)含量和变化 | 第57-58页 |
5.3.4 S~0含量和变化 | 第58-59页 |
5.3.5 H_2S含量和变化 | 第59-60页 |
5.3.6 总硫的变化情况 | 第60-61页 |
5.3.7 硫整体变化 | 第61-63页 |
5.4 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4-66页 |
6.1 结论 | 第64页 |
6.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参加的学术活动和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