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框架 | 第13-14页 |
1.3 文献回顾 | 第14-18页 |
1.3.1 产业转移与环境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3.2 大气污染空间效应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1.4 论文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18-19页 |
第2章 产业转移与环境效应的相关理论 | 第19-24页 |
2.1 产业转移相关理论 | 第19-20页 |
2.1.1 区域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 第19页 |
2.1.2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 | 第19-20页 |
2.1.3 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第20页 |
2.2 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相关理论 | 第20-22页 |
2.2.1 环境效应内涵 | 第20-21页 |
2.2.2 污染避难所假说 | 第21页 |
2.2.3 环境外部性理论 | 第21-22页 |
2.3 产业转移的环境效应机理 | 第22-24页 |
2.3.1 规模效应 | 第22页 |
2.3.2 结构效应 | 第22-23页 |
2.3.3 技术效应 | 第23-24页 |
第3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分析 | 第24-40页 |
3.1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 第24-31页 |
3.1.1 北京市产业结构分析 | 第24-26页 |
3.1.2 天津市产业结构分析 | 第26-28页 |
3.1.3 河北省产业结构分析 | 第28-31页 |
3.2 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第31-33页 |
3.2.1 产业梯度模型 | 第31-32页 |
3.2.2 比较行业增长率 | 第32-33页 |
3.2.3 区域内细分行业转移综合评价指标 | 第33页 |
3.3 京津冀地区工业转移分析 | 第33-40页 |
3.3.1 京津冀三地工业转移趋势 | 第33-35页 |
3.3.2 北京工业细分行业转移分析 | 第35-36页 |
3.3.3 北京转移行业的承接地分析 | 第36-40页 |
第4章 京津冀地区产业转移的大气环境效应实证分析 | 第40-52页 |
4.1 产业转移的双重环境效应 | 第40-41页 |
4.1.1 北京产业转移对河北大气环境的负效应 | 第40页 |
4.1.2 北京产业转移对河北大气环境的正效应 | 第40-41页 |
4.2 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大气环境效应分析 | 第41-45页 |
4.2.1 数据来源及计量方法 | 第41-42页 |
4.2.2 变量说明及模型选取 | 第42-43页 |
4.2.3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43页 |
4.2.4 变量的协整检验 | 第43-44页 |
4.2.5 模型估计与分析 | 第44-45页 |
4.3 京津冀地区大气雾霾污染现状及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45-52页 |
4.3.1 京津冀地区大气雾霾污染现状 | 第45-46页 |
4.3.2 大气雾霾污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第46-48页 |
4.3.3 京津冀地区PM2.5的分布变化分析 | 第48-50页 |
4.3.4 河北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对北京市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5 河北雾霾污染的空间溢出对天津市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5页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2-53页 |
5.2 对策建议 | 第53-55页 |
5.2.1 构建合理的京津冀产业结构体系 | 第53页 |
5.2.2 构建有效的区域联防联控机制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