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ARM软件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2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2-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6页
    1.1 短波通信简介第16-17页
        1.1.1 短波通信的发展现状第16页
        1.1.2 短波通信的发展趋势第16-17页
    1.2 短波通自动选频系统第17-23页
        1.2.1 短波选频系统的构成第17-18页
        1.2.2 短波自动选频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8-23页
    1.3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第23-24页
        1.3.1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应用场景第23页
        1.3.2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需求分析第23-24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24-25页
    1.5 论文工作安排第25-26页
第二章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程序相关硬件模块及软件总体设计第26-34页
    2.1 硬件结构介绍第26-30页
        2.1.1 硬件系统结构第26-27页
        2.1.2 DAC芯片的连接第27页
        2.1.3 控制口连接第27-28页
        2.1.4 信号通断控制结构第28-29页
        2.1.5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实际产品第29-30页
    2.2 软件的设计第30-33页
        2.2.1 ARM程序的基本框架第30-32页
        2.2.2 系统各个模块的通信机制第32页
        2.2.3 上位机控制程序简介第32-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软件实现第34-54页
    3.1 初始化模块设计第34-40页
        3.1.1 开机过程与数据同步第34-36页
        3.1.2 上位机通信控制协议第36-40页
    3.2 定时器任务功能模块第40-41页
        3.2.1 定时器任务功能模块功能概述第40页
        3.2.2 随机延时功能第40-41页
        3.2.3 心跳包功能第41页
    3.3 控制口命令处理模块第41-45页
        3.3.1 控制口命令的基本处理流程第42-43页
        3.3.2 对通信控制器命令的具体处理过程第43-45页
        3.3.3 信道打通切断控制逻辑第45页
    3.4 上位机信息处理模块第45-48页
        3.4.1 系统工作模式分类第46页
        3.4.2 连通工作模式第46页
        3.4.3 加噪工作模式第46-48页
        3.4.4 坏信道的功能实现第48页
    3.5 音频加噪模块第48-51页
        3.5.1 噪声的产生第48-50页
        3.5.2 带限高斯白噪声第50-51页
    3.6 信号采样处理模块第51-53页
        3.6.1 信号采样功能分析第51-53页
        3.6.2 计算信号强度的算法第53页
    3.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功能测试第54-66页
    4.1 短波综合模拟设备的功能测试第54-64页
        4.1.1 系统测试联调结构第54-55页
        4.1.2 上位机面板简介第55-57页
        4.1.3 直连模式下的功能测试第57-59页
        4.1.4 受控模式下的功能测试第59-64页
        4.1.5 其他功能的测试第64页
    4.2 信噪比与信道打分总结第64-65页
    4.3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6-70页
参考目录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作者简介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规模MIMO系统下行链路高效预编码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指数韦伯分布的多用户分集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