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刑事诉讼中人身危险性的证明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0页
1 人身危险性理论综述第10-17页
    1.1 人身危险性概念辨析第10-13页
        1.1.1 人身危险性理论的学说之争第10-12页
        1.1.2 评价与总结第12-13页
    1.2 人身危险性理论的发展脉络第13-14页
        1.2.1 历史背景:社会转型与学科发展第13页
        1.2.2 发展脉络:视角转变与学派起兴第13-14页
    1.3 人身危险性与社会危险性关系问题第14-17页
2 刑事诉讼视野下的人身危险性理论第17-23页
    2.1 人身危险性理论与刑事诉讼基本范畴第17-19页
        2.1.1 与刑事诉讼价值的关系第17-18页
        2.1.2 与刑事诉讼目的关系第18页
        2.1.3 与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关系第18-19页
    2.2 刑事诉讼法有关人身危险性的规定第19-23页
        2.2.1 刑事强制措施中的规定第20-21页
        2.2.2 量刑适用中的规定第21页
        2.2.3 未成年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中的规定第21-22页
        2.2.4 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程序中的规定第22-23页
3 司法证明中的人身危险性:证明特色与理论重构第23-29页
    3.1 证明对象:视角转换与理论突破第23-24页
    3.2 证据材料:对证明力相关性的拓展第24-25页
    3.3 证明标准:贯穿始终的高度可能性标准第25-26页
    3.4 证明结果:包含误差可能的动态结果第26-29页
4 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证明方法第29-35页
    4.1 前提基础:方法层面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29-30页
    4.2 利用品格证据证明人身危险性第30-32页
        4.2.1 品格证据用于人身危险性证明的依据第31-32页
        4.2.2 品格证据用于人身危险性证明的方法第32页
    4.3 阶段性动态证明方法第32-35页
        4.3.1 侦查阶段第33页
        4.3.2 审判阶段第33页
        4.3.3 执行阶段第33-35页
结论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7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37-38页
致谢第38页

论文共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于沉黙权的法理分析
下一篇:我国检察机关案件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