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特高压输电保护算法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特高压输电保护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1 特高压输电电流差动保护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特高压输电线路暂态保护的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Prony算法在电力系统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第2章 特高压输电线路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 第17-34页 |
2.1 特高压输电系统参数选择与计算 | 第17-21页 |
2.1.1 线路参数选择与计算 | 第17-19页 |
2.1.2 高压并联电抗器参数选择与计算 | 第19-21页 |
2.1.3 串联电容器参数选择与计算 | 第21页 |
2.2 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 第21-28页 |
2.2.1 稳态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 第22-23页 |
2.2.2 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 第23-26页 |
2.2.3 改进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算法 | 第26-28页 |
2.3 算例分析 | 第28-33页 |
2.3.1 特高压输电线路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8页 |
2.3.2 区内外故障辨识及保护动作行为分析 | 第28-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Prony算法及其改进方案 | 第34-48页 |
3.1 Prony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34-38页 |
3.1.1 模型阶数的确定 | 第36-37页 |
3.1.2 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37页 |
3.1.3 抗噪性能的改进方案 | 第37-38页 |
3.2 分段Prony算法 | 第38-41页 |
3.2.1 基于MSRE的分段Prony算法 | 第39-40页 |
3.2.2 改进的分段Prony算法 | 第40-41页 |
3.3 算例分析 | 第41-47页 |
3.3.1 突变点的检测 | 第41-43页 |
3.3.2 信号参数的提取 | 第43-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基于改进的Prony算法的特高压暂态保护 | 第48-66页 |
4.1 特高压暂态保护概述 | 第48-49页 |
4.2 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性质的特点及保护判据 | 第49-53页 |
4.2.1 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性质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4.2.2 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性质的判据 | 第52-53页 |
4.3 基于线模分量主频的特高压线路故障选相方案 | 第53-60页 |
4.3.1 特高压故障线路固有频率的特征 | 第53-56页 |
4.3.2 不同故障类型下线模分量主频特征 | 第56-59页 |
4.3.3 故障选相 | 第59-60页 |
4.4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暂态保护仿真分析 | 第60-64页 |
4.4.1 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性质的判别 | 第60-62页 |
4.4.2 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选相 | 第62-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