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表面等离子体的发展概况 | 第12-13页 |
1.3 表面等离子体的应用领域 | 第13-16页 |
1.4 表面等离子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表面等离子体基本理论 | 第19-29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表面等离子体的产生 | 第19-22页 |
2.3 表面等离子体波的激发方式 | 第22-25页 |
2.4 表面等离子体的特征参数 | 第25-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基本理论与研究方法 | 第29-41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 第29-32页 |
3.3 光波导材料 | 第32-34页 |
3.4 研究方法 | 第34-37页 |
3.4.1 有限元法 | 第34-35页 |
3.4.2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 | 第35-37页 |
3.5 波导参数计算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带有金属脊的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设计与特性研究 | 第41-49页 |
4.1 引言 | 第41-42页 |
4.2 结构介绍 | 第42-43页 |
4.3 电场分布 | 第43-44页 |
4.4 波导特性 | 第44-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将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应用于紫外纳米激光器 | 第49-59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增益介质使SPPs放大的原理 | 第49-53页 |
5.3 紫外纳米激光器的电场分布 | 第53-54页 |
5.4 紫外纳米激光器的增益阈值与品质因数 | 第54-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