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绘画论文--绘画技法论文--中国画技法论文

解析《洛神赋图》的美学思想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方法和依据第11-14页
        (一) 本论题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点和难点第11-12页
        (二) 本论题的研究理论依据第12-14页
    三、国内研究现状述评和研究范围第14-15页
    四、本论题的意欲创新之处第15-16页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概论第17-19页
第三章《洛神赋图》的来历第19-23页
    一、顾恺之简介第19页
    二、《洛神赋图》的创作第19-23页
        (一) 现存《洛神赋图》历史资料第19-20页
        (二) 《洛神赋图》的创作来源第20-23页
第四章《洛神赋图》的美学思想第23-44页
    一、画论的出现第23页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美学思想出现的原因第23-25页
    三、《洛神赋图》中人物画的美学思想第25-32页
        (一) 顾恺之的“传神论”以及《洛神赋图》中人物的传神第25-30页
        (二) “迁想妙得”论第30-32页
    四、《洛神赋图》中的山水第32-39页
        (一) 山水画兴起的原因第32-33页
        (二) 顾恺之的山水画论第33-34页
        (三) 魏晋时期山水画的美学思想在《洛神赋图》中的体现第34-39页
    五、《洛神赋图》中动物的表现第39-44页
        (一) 《洛神赋图》中的花鸟第39-41页
        (二) 《洛神赋图》中的动物第41-44页
第五章《洛神赋图》中线条、设色、构图等方面的艺术特点第44-48页
    一、《洛神赋图》中的线条第44-45页
    二、《洛神赋图》的设色第45页
    三、《洛神赋图的》布局第45-48页
第六章《洛神赋图》的美学价值及其影响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1页
附录第51-5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5-56页
后记第56-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甘宁青地区城市发展研究
下一篇:基于图式理论的词汇教学对词汇记忆的影响--来自天水市六峰初中的一项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