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小学生校服的知识学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引论 | 第9-24页 |
(一)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五)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二、校服溯源 | 第24-31页 |
(一) 校服的内涵 | 第24页 |
(二) 校服分类 | 第24-25页 |
(三) 校服是如何进入学校的 | 第25-31页 |
1. 制服的功能 | 第26-27页 |
2. 学校“工厂化”的演变历程 | 第27-31页 |
三、校服与身体相遇的当下语境及分析 | 第31-41页 |
(一) 时代语境 | 第31-32页 |
(二) 特定场合的语境 | 第32-41页 |
1. 仪式的替身——校服对身体的漠视 | 第33-36页 |
2. 权威的代言——校服对心灵的规约 | 第36-37页 |
3. 小结——校服对个性的模糊 | 第37-41页 |
四、校服功能的规训技术分析 | 第41-47页 |
(一) 身体控制 | 第41-42页 |
(二) 注视 | 第42页 |
(三) 时空的规约 | 第42-44页 |
(四) 相互印证(力量的组合) | 第44-47页 |
1. 排队 | 第45页 |
2. 日常行为规范 | 第45-47页 |
五、“校服”的文化原因探寻 | 第47-54页 |
(一) “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观 | 第47-49页 |
(二) 工业化以来的知识观 | 第49-52页 |
(三) 小结 | 第52-54页 |
六、对“校服”的反思与超越 | 第54-60页 |
(一) 对校服的理想之思——关注人的多元发展 | 第54-56页 |
(二) 对校服的实践之思——走校本发展之路 | 第56-60页 |
七、结语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