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其他花卉类论文--兰科植物论文

蝴蝶兰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防治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8-28页
    1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第8-16页
        1.1 兰花组织培养的意义第8页
        1.2 兰花组织培养材料第8-11页
        1.3 兰花组织培养影响因素第11-14页
        1.4 兰花种子离体萌发技术第14页
        1.5 蝴蝶兰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第14-16页
    2 薄层培养研究概况第16-22页
        2.1 薄层培养的形成与发展第16-17页
        2.2 薄层培养的影响因素第17-18页
        2.3 薄层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第18页
        2.4 薄层培养体系中形态建成机制第18-22页
    3 组织培养中的污染防治第22-26页
        3.1 污染的概念第22页
        3.2 污染的原因第22-23页
        3.3 污染菌类的检测与分离第23页
        3.4 污染的控制方法第23-26页
    4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26-28页
第二章 蝴蝶兰叶片培养体系及花梗薄层培养体系的建立第28-38页
    1 实验材料第28页
    2 实验方法第28-29页
        2.1 花梗外植体消毒处理及诱导腋芽萌发第28页
        2.2 原球茎的诱导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8-29页
        2.3 原球茎增殖培养研究第29页
        2.4 分化及生长培养基的筛选第29页
        2.5 培养条件第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3.1 蝴蝶兰外植体消毒方法对污染率和成活率的影响第29-30页
        3.2 原球茎诱导率的影响因素第30-34页
        3.3 激素对原球茎增殖培养的影响第34页
        3.4 丛芽分化、增殖及育苗培养第34-35页
    4 讨论第35-36页
    5 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蝴蝶兰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菌的分离、鉴定与防治第38-53页
    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8页
        1.1 实验仪器第38页
        1.2 试剂第38页
    2 实验方法第38-43页
        2.1 接种间和培养间空气当中细菌的收集、分离及鉴定第38-41页
        2.2 接种间紫外线杀菌效果调查第41-42页
        2.3 培养间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杀菌效果的持续性调查第42页
        2.4 抑菌药物筛选第42-43页
        2.5 抑菌剂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43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51页
        3.1 细菌培养及形态特征第43-44页
        3.2 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属的鉴定第44-45页
        3.3 紫外线照射对接种间的杀菌效果第45页
        3.4 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对培养间的杀菌效果第45-46页
        3.5 抑菌实验结果第46-49页
        3.6 抗生素组合的抑菌效果第49-50页
        3.7 抑菌剂对蝴蝶兰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第50-51页
    4 小结第51-53页
图版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锅炉启动和旁路系统选型研究
下一篇:《三水小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