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磷酸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0页
    1.1 概述第12页
    1.2 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第12-15页
        1.2.1 小尺寸效应第13页
        1.2.2 表面与界面效应第13页
        1.2.3 量子尺寸效应第13-14页
        1.2.4 介电限域效应第14页
        1.2.5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第14-15页
    1.3 一维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第15-23页
        1.3.1 一维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第15-19页
        1.3.2 一维纳米材料的表征第19-21页
        1.3.3 纳米线的性能第21-23页
    1.4 稀土Ce的发光性能第23-25页
        1.4.1 Ce~(3+)发光的基本特征第23-24页
        1.4.2 Ce~(3+)离子发光的某些规律第24-25页
    1.5 稀土磷酸铈纳米线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1.5.1 稀土磷酸铈纳米线的合成第25页
        1.5.2 稀土磷酸铈纳米线的形成机理第25-27页
    1.6 课题的选择和目的第27-30页
        1.6.1 本研究项目的目的和科学依据第27-28页
        1.6.2 本研究项目的研究方案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30-36页
    2.1 原料第30页
    2.2 样品的制备方法及步骤第30-33页
        2.2.1 以P123为模板剂,CePO_4样品的制备第31-32页
        2.2.2 以SDS为模板剂,CePO_4样品的制备第32-33页
        2.2.3 以十八胺为模板剂,CePO_4样品的制备第33页
    2.3 研究方法第33-36页
        2.3.1 晶相结构分析第33页
        2.3.2 形貌观察第33-34页
        2.3.3 发光性能第34页
        2.3.4 粉体比表面分析第34-36页
第三章 反应条件对磷酸铈纳米材料结构的影响第36-44页
    3.1 水热合成中无机铈源对CePO_4纳米材料的影响第36-37页
        3.1.1 晶相结构第36-37页
        3.1.2 形貌观察第37页
    3.2 水热合成中pH值对CePO_4纳米材料的影响第37-42页
        3.2.1 晶相结构第38-39页
        3.2.2 BET分析第39-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磷酸铈纳米线的形成过程及机理第44-56页
    4.1 水热合成中反应时间对CePO_4纳米线的影响第44-48页
        4.1.1 晶相结构第44-46页
        4.1.2 形貌观察第46页
        4.1.3 HRTEM分析第46-48页
    4.2 水热合成中溶剂体系对CePO_4纳米线的影响第48-49页
        4.2.1 晶相结构第48-49页
        4.2.2 形貌观察第49页
    4.3 磷酸铈纳米线生长及晶型转化机理分析第49-54页
        4.3.1 磷酸铈晶体结构模拟及分析第51-52页
        4.3.2 磷酸铈纳米线的生长过程和晶型转变机理分析第52-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磷酸铈纳米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发光性能第56-66页
    5.1 CePO_4纳米线的热稳定性第56-59页
        5.1.1 晶相结构第56-57页
        5.1.2 形貌观察第57-59页
    5.2 CePO_4微球的热稳定性第59-60页
    5.3 CePO_4纳米线的发光性能第60-63页
        5.3.1 水热时间对CePO_4纳米线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0-62页
        5.3.2 煅烧温度对CePO_4纳米线发光性能的影响第62-63页
    5.4 本章小结第63-66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致谢第74-75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5-76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6-77页
附件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钛酸钡与锆钛酸钡的制备研究
下一篇:纳米碳纤维的固相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