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钛酸钡与锆钛酸钡的制备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纳米陶瓷第13-14页
        1.2.1 纳米材料第13页
        1.2.2 纳米陶瓷第13-14页
    1.3 BaTiO_3基电子陶瓷的性能与制备技术第14-23页
        1.3.1 BaTiO_3的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能第14-15页
        1.3.2 BaTiO_3的电学性能第15-17页
            1.3.2.1 绝缘性第15页
            1.3.2.2 介电铁电性第15-16页
            1.3.2.3 半导性第16页
            1.3.2.4 压电性第16-17页
            1.3.2.5 非线性特性第17页
        1.3.3 BaTiO_3的制备方法第17-19页
            1.3.3.1 固相法第17页
            1.3.3.2 液相法第17-19页
            1.3.3.3 其它方法第19页
        1.3.4 BaTiO_3制备的影响因素第19-21页
            1.3.4.1 温度对反应过程及粉体性能的影响第19页
            1.3.4.2 pH值对反应过程及粉体性能的影响第19-20页
            1.3.4.3 反应初始浓度对其过程及粉体性能的影响第20页
            1.3.4.4 Ba/Ti对反应过程及粒子特性的影响第20页
            1.3.4.5 水热处理对钛酸钡晶粒的影响第20-21页
        1.3.5 杂质掺杂对BaTiO_3性能的影响第21-23页
            1.3.5.1 Ca~(2+)、Mg~(2+)掺杂对BaTiO_3性能的影响第21-22页
            1.3.5.2 Pb~(2+)掺杂对BaTiO_3性能的影响第22页
            1.3.5.3 Sr~(2+)、Zr~(4+)和Sn~(4+)掺杂对BaTiO_3性能的影响第22页
            1.3.5.4 稀土元素离子掺杂对BaTiO_3性能的影响第22-23页
            1.3.5.5 Nb~(5+)、Ta~(5+)掺杂对BaTiO_3性能的影响第23页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第23-24页
第2章 纳米钛酸钡的制备第24-42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实验部分第24-30页
        2.2.1 实验原理第24-25页
        2.2.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5-27页
            2.2.2.1 实验仪器及装置图第25-26页
            2.2.2.2 实验药品第26-27页
        2.2.3 实验方法及流程第27页
        2.2.4 钛酸钡陶瓷烧结致密化第27-28页
        2.2.5 成分及性能分析第28-30页
            2.2.5.1 X射线衍射分析第28页
            2.2.5.2 扫描电镜观察第28页
            2.2.5.3 透射电镜观察第28页
            2.2.5.4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28页
            2.2.5.5 差热分析第28-29页
            2.2.5.6 比表面测试第29页
            2.2.5.7 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第29页
            2.2.5.8 密度与致密度第29-30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0-41页
        2.3.1 下料钡钛比第32-35页
        2.3.2 添加有机物第35-36页
        2.3.3 添加氯化钠第36-39页
        2.3.4 钛酸钡的烧结致密化及介电性能第39-41页
            2.3.4.1 粉末晶粒尺寸的影响第39-41页
    2.4 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纳米锆钛酸钡的制备第42-56页
    3.1 引言第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5页
        3.2.1 实验原理第42-43页
        3.2.2 实验方法第43页
        3.2.3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43-44页
            3.2.3.1 实验仪器第43页
            3.2.3.2 实验药品第43-44页
        3.2.4 实验流程图第44页
        3.2.5 实验步骤第44页
        3.2.6 测试分析与表征第44-45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5-54页
        3.3.1 LTAS制备BaZr_(0.2)Ti_(0.8)O_3机理第46页
        3.3.2 反应条件对BaZr_(0.2)Ti_(0.8)O_3粒子的影响第46-54页
            3.3.2.1 初始Ba/(Ti+Zr)比的影响第46-49页
            3.3.2.2 水热时间的影响第49-51页
            3.3.2.3 水热温度的影响第51-54页
        3.3.3 烧结陶瓷的介电性能第54页
    3.4 小结第54-56页
第4章 总结第56-58页
附录 原料液浓度的标定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附件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碳纳米管/PAN复合纤维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下一篇:磷酸铈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