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行业)间联系论文

企业战略联盟的知识传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部分 引言第7-21页
    1.1 企业战略联盟知识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7-9页
        1.1.1 研究背景第7-8页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8-9页
    1.2 企业战略联盟概述第9-14页
    1.3 国内外有关知识传递的理论综述第14-18页
        1.3.1 关于知识传递的内涵第14-15页
        1.3.2 关于知识传递过程和模式的研究第15-16页
        1.3.3 关于知识传递影响因素的研究第16-17页
        1.3.4 简要评述第17-18页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点第18-21页
第二部分 企业战略联盟知识传递的理论基础和模型建立第21-30页
    2.1 战略联盟中知识传递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4页
    2.2 战略联盟知识传递模型建立第24-30页
        2.1.1 战略联盟知识的分类第24-25页
        2.2.2 战略联盟知识传递的特征第25-27页
        2.1.3 战略联盟知识传递模型第27-30页
第三部分 企业战略联盟知识共享可能性和吸收障碍分析第30-42页
    3.1 战略联盟知识共享可能性研究第30-36页
        3.1.1 战略联盟知识共享过程的主要特征第30页
        3.1.2 战略联盟知识共享的博弈特征第30-31页
        3.1.3 战略联盟知识共享可能性的博弈分析第31-34页
        3.1.4 对结果的进一步讨论第34-35页
        3.1.5 促进知识共享的策略第35-36页
    3.2 企业战略联盟知识吸收障碍分析第36-42页
        3.2.1 企业的知识吸收能力的概念第36页
        3.2.2 战略联盟知识吸收的特点第36-37页
        3.2.3 战略联盟知识吸收障碍分析第37-42页
第四部分 “中国TD-SCDMA产业联盟”知识传递案例分析第42-46页
    4.1 “中国TD-SCDMA产业联盟”的形成第42-43页
    4.2 “中国TD-SCDMA产业联盟”实现知识传递的因素分析第43-45页
        4.2.1 联盟成员合作意愿和技术实力的审查第43页
        4.2.2 联盟成员的管理第43-44页
        4.2.3 以共同目标为基础的知识共享第44页
        4.2.4 联盟中知识吸收第44页
        4.2.5 知识产权管理和风险防范第44-45页
        4.2.6 联盟环境建设第45页
    4.3 “中国TD-SCDMA产业联盟”的评析与借鉴第45-46页
第五部分 企业战略联盟知识传递机制的构建第46-60页
    5.1 战略联盟伙伴的选择第46-50页
    5.2 联盟方式选择第50页
    5.3 战略联盟过程中管理第50-54页
    5.4 对我国企业发展战略联盟的建议第54-60页
        5.4.1 我国企业战略联盟现状第54-57页
        5.4.2 对我国企业的建议第57-60页
第六部分 结论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66-6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乙烯利对大鼠生殖和行为发育的影响及机制探讨
下一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利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