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溪蟹科淡水蟹类谱系地理与多样性保护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1.1 岛屿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7-8页 |
1.1.1 岛屿生物地理学 | 第7-8页 |
1.1.2 岛屿生物多样性 | 第8页 |
1.2 海南岛概况 | 第8-13页 |
1.2.1 地质历史 | 第8-10页 |
1.2.2 自然环境及生物多样性 | 第10-13页 |
1.3 淡水蟹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淡水蟹简介 | 第13页 |
1.3.2 淡水蟹的重要性 | 第13-14页 |
1.3.3 淡水蟹的生存现状 | 第14-16页 |
1.4 岛屿淡水蟹的系统学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1 岛屿淡水蟹的多样性 | 第16页 |
1.4.2 岛屿淡水蟹的进化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海南岛溪蟹科分类和地理分布格局 | 第17-33页 |
引言 | 第17页 |
2.1 方法 | 第17-19页 |
2.1.1 标本采集及鉴定 | 第17-18页 |
2.1.2 不同地区物种数比较 | 第18页 |
2.1.3 多样性分布格局分析 | 第18-19页 |
2.2 结果 | 第19-24页 |
2.2.1 物种分类和分布 | 第19-22页 |
2.2.2 与邻近大陆、岛屿的溪蟹科物种比较 | 第22-23页 |
2.2.3 水平分布格局 | 第23-24页 |
2.2.4 垂直分布格局 | 第24页 |
2.3 讨论 | 第24-33页 |
2.3.1 海南溪蟹属物种分类 | 第24-31页 |
2.3.2 溪蟹科特有属、种数的差异 | 第31页 |
2.3.3 多样性分布格局分析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海南岛溪蟹科系统发生和谱系地理 | 第33-59页 |
引言 | 第33页 |
3.1 材料 | 第33页 |
3.2 方法 | 第33-38页 |
3.2.1 基因组DNA的抽提 | 第33-34页 |
3.2.2 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及测定 | 第34-35页 |
3.2.3 序列拼接及其比对 | 第35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35-38页 |
3.3 结果 | 第38-56页 |
3.3.1 序列多样性 | 第38-40页 |
3.3.2 遗传多样性 | 第40-43页 |
3.3.3 遗传距离 | 第43-45页 |
3.3.4 饱和度分析结果 | 第45-47页 |
3.3.5 各属物种的系统发生关系 | 第47-52页 |
3.3.6 单倍型网络关系 | 第52-54页 |
3.3.7 祖先分布区重建 | 第54-56页 |
3.4 讨论 | 第56-59页 |
3.4.1 系统发生历史 | 第56-57页 |
3.4.2 形态差异与遗传分歧不一致 | 第57-59页 |
第四章 海南岛溪蟹科多样性保护 | 第59-64页 |
引言 | 第59页 |
4.1 方法 | 第59-60页 |
4.1.1 IUCN Red List标准的使用 | 第59-60页 |
4.2 结果 | 第60-61页 |
4.2.1 濒危状况 | 第60-61页 |
4.3 讨论 | 第61-62页 |
4.3.1 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保护 | 第61页 |
4.3.2 淡水物种受胁的因素 | 第61-62页 |
4.4 保护建议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附录 | 第65-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页 |